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乳业现状调查:行业经历浴火重生


  中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最近两年,有关乳业的新闻格外吸引眼球。中国乳业被置于最敏感的光线下,任何一个纰漏以及可能性都可能被扩大和关注,而这,已变成这个行业不能承受之重。

  主持人:中国乳业到底值不值得信任?两年来,这个行业经历了怎样的浴火重生?今年8月,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整体部署,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邀请部分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代表以及媒体记者深入乳制品生产一线,实地调查、了解我国目前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主持人:中央台记者全程参加了这个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走访了北京、上海、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我国几大乳制品生产基地,对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知名度最大的几大国产乳制品品牌进行了重点调查。
北京北四环,某大型超市,年轻的妈妈李女士来到奶粉专柜,毫不犹豫地拿起了6罐某知名品牌的进口奶粉。最近接连发生的行业丑闻,让她再次对国产奶粉产生怀疑。

  李女士说:“要买进口的,国产的太不安全了,孩子喝顶多就喝到三岁,奶粉这块,他不会再喝啦。这段时间如果让他身体不好的话,还不如多花点钱让他喝点好奶粉。”

  这几乎是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消费者在买乳制品时最典型的心态。尽管事情已过去两年,主要乳制品企业的生产、销售已恢复正常。让人没想到的是,本该销声匿迹的“三聚氰胺”毒奶粉,竟然死灰复燃。还有不久前发生的奶粉致“性早熟”事件,尽管是个案,而且最终认定奶粉是无辜的,但这一系列事件对已经草木皆兵中国乳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产品质量的副总裁刘卫星就着急上火。

  刘卫星说:“比较沉重,也比较揪心,也比较上火。一个是为乳业担忧,同时也担心一些不法物质因为把关不严进入我们企业。”

  08年前,中国乳业却是一番轰轰烈烈的景象。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另一位副总裁韩浩感慨:“中国人奶的消费习惯,我个人感觉几乎是一夜之间起来的。”业内习惯将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的十年称为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的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中国乳品行业在过去十年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人均饮奶量十年间增长了几倍,牛奶产量一举超过众多乳业发达国家跃居全球第三。但伴随着乳品消费蛋糕越做越大,一些全国性乳制品企业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跑马圈地、扩张版图,中国乳业也陷入了恶性竞争、奶价甚至比水价还要低的怪圈。

  直到三聚氰胺事件发生!

  有意思的是,两年过后,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愿意把这看成中国乳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事件发生后,各方不得不重新开始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主持人:平心而论,乳制品行业的崛起,不仅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带动千万农民增收,对国民健康营养水平的提升也功不可没。过去30年,我们国家的牛奶产量提高了38倍,奶类人均年消费量从不到1公斤提高到28.3公斤,乳制品行业真正成为一个惠及13亿人的大产业。主持人:但是,作为行业基础的原奶生产环节,却常常被忽视。除了一部分企业自建奶源基地,仍有一部分原奶还是靠奶农分散饲养分散供应。在这样的格局下,奶农与乳制品企业的关系必然充斥着对立与博弈。供应充足的时候,企业压价;供应紧张的时候,企业抢奶。而三聚氰胺事件,恰恰就是这种扭曲的利益关系影响下的必然结果!那么,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业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伊利集团投入了6亿巨资,在此建成了占地4千多亩的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在这个现代化牧业科技示范园区里,一万五千头奶牛住在干净宽敞的栏舍里,吃着专家搭配的营养餐,吃饱喝足后散散步、听听歌,还可用自动按摩器享受享受。这场面很容易让纠结于蜗居的城市一族羡慕不已。而这样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不仅仅伊利有,光明、蒙牛、三元等大型乳制品企业都有。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钮立平告诉记者,他们已在北京完全拒绝接收散奶,三元生奶的多项指标由此可以达到世界最为严格的欧盟标准。

  钮立平说:“养牛不适合一家一户地饲养,牛病了得单放,就三头牛怎么可能单放?个人养牛在原料、饲料控制上做不到。所以三元提倡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现在各个企业都在关注上游,一个是自己在建奶源。所以我们说三聚氰胺之后使食品企业在向良性发展上是一个转折点,就在这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奶牛 农民增收 生产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