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段思午 通讯员/熊小芬)连日来,有媒体报道称东莞市水乡片镇街的番石榴、甘蔗、香蕉、水稻等作物受到鼠患侵害,认为因近年天气不稳定、土地丢荒等原因致使鼠害呈上升趋势。
东莞市农业部门昨日回应,鼠类普遍存在于农作物上,可防可控;水乡蕉区近来改种水稻等作物,是长期鼠害上升的原因之一。
农技专家强调,鼠害与天气、土地丢荒的关系需要科学方法来验证,不能妄下判断。
鼠害上升原因何在?
农技专家说,我省农区的优势鼠种是黄毛鼠、小家鼠、板齿鼠等。其中,黄毛鼠和板齿鼠是危害我省农业生产最为严重的害鼠。由于农区害鼠食性很杂,主要以取食植物种子为主,尤喜取食水稻、甘薯、甘蔗,所以农作物上的鼠害是普遍存在的。
东莞洪梅、麻涌等水乡片镇街,河网交错,养殖区和种植区交叉分布,农地面积占比较大,工厂及民居混杂其中,鼠害栖居环境复杂,食物来源多样化,因此水乡片区农作物长期遭受一定的鼠害。
但农技专家表示,大宗作物如香蕉等基本不受鼠害。近年来,水乡片蕉区遭受黄叶病祸害,改种水稻、玉米等作物的面积增加,这是长期鼠害上升的原因之一。
专家指出,鼠类种群密度的消长趋势呈周期性波动。如黄毛鼠通常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繁殖,3—10月为繁殖盛期,1月和12月基本处于繁殖停滞状态。1—2年较短期内,鼠类相对稳定。
专家列举四种防控方法
近年来,市农业部门提供了多次灭鼠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相关镇街也制订了灭鼠方案,统一行动时间;村一级则负责购买药物、组织投放等,主要是使用化学药剂杀鼠。
市农技管理办相关技术人员说,今年已经在洪梅、麻涌举办2期灭鼠技术培训班,培训120人次,施药人员已掌握了灭鼠技术。
市农业部门表示,在镇村统一投药灭鼠的基础上,接近稻谷成熟期时,农民会在田间设置鼠夹、电网,用夹捕鼠和电鼠的办法保护稻谷免受鼠害,也有效减轻为害。
前几年,麻涌镇漳澎村、洪梅镇洪屋涡村开展了以村为单位的大面积“以猫治鼠”,也曾行之有效。但近年来部分农地被征用、工业和居民用地交叉分布,这项工作难以持续进行,猫只逃逸以及遭受捕杀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要有效地灭鼠,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农技专家列出了四大防控方法:
第一是恶化鼠类的生存条件,适当推行作物品种规模化种植。在水乡片区,农户各自选择作物种类、植期,形成各类作物交错、熟期不一的现象,十分有利于鼠类栖居并持续为鼠类提供食物。
其次是利用鼠类天敌来控制鼠害。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农民自律,加强对蛇、猫等鼠类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仍是有效的控鼠办法。
第三是使用捕鼠器械捕杀鼠类。在保护面积小、临近成熟期的作物,使用各种捕鼠夹、捕鼠笼等器具,会起到很好的控鼠效果,减轻鼠害。
最后还可以利用化学杀鼠剂灭杀鼠。这是最常用而且效果最显著的方法。优点是方法简单、省工经济、效果好、见效快。缺点是灭鼠药剂使用不慎,或保管不当,容易引起人畜中毒。目前多采用抗凝血慢性杀鼠剂,效果好,大面积应用成效十分显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5-19/4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