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促进农民增收,须打好四张“牌”


  近年来,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这从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几乎无一例外把强调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重要内容可见一斑。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四补贴”资金将达1335亿元,比2009年增加60.4个亿。

  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既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必须打好政策、信息、就业、特色四张“牌”。

  打好政策“牌”,用足用好政策。一是掌握政策要精准。对中央、省、市各项惠农政策进行统计摸底,全面了解落实到本地的各项惠农政策。二是执行政策要到位。建立健全有关机制,强化监管,预防、杜绝“歪嘴和尚”念歪经甚至乱念经,让党的优惠政策在基层实施过程中不走样。

  打好信息“牌”,增强农民闯市场的本领。现代商战,信息是最宝贵的资源。农民要增收,必须学会闯市场,需要越来越多信息对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多数农民至今依然是分散种植,因为信息不畅,常常出现卖粮难、卖菜难、买果难的现象,增产不增收。利用现代传媒,打好信息“牌”,给农民带来的将是比各种补贴来得更深刻、更长远的好处。

  打好就业“牌”,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就业乃民生之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无疑是时下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政策限制、农民工文化偏低、劳务市场不发达、转移渠道不畅等问题,各级政府可以在改善农民进城的就业环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健全劳务中介组织等方面着力,为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创造条件。

  打好“特色牌”,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农产品,只能解决农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只有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立足本地优势,改变原有分散的、细小的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联合起来,形成信息、技术共享,生产、加工、销售等成龙配套服务的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同时注意把产品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彻底改变农业生产高风险、农民增收太艰难的困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建立健全 核心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