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产业支持政策,有效拉动了国内市场的光伏应用需求,对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实现率先复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李安定说。
农村市场大有可为
在国家通过政策推进光伏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光伏产业自身的市场化调整也在继续。
2010新年伊始,广西贺州“光伏新能源与立体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专家论证,装机容量达4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站项目即将落户素有“珠三角菜篮子”之称的贺州。这是中国光伏产业开始摆脱对国外和城市市场的过度依赖,向国内广阔农村市场进军的缩影。
专家认为,广阔的农村市场和中国政府对家电下乡的补贴政策,促使以高科技为核心的光伏产业应用企业将目光投向潜力无穷的农村市场。
较早看到农村市场巨大潜力的光伏企业已经从中受益。东莞东海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常年从事L E D太阳能照明光源的技术服务,目前已经拥有1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
公司董事长骆国豪告诉记者,2004—2009年,公司几乎每年都在持续投入,累计投资超过2亿元,属于典型的技术积累阶段。但从2010年开始,公司接受以太阳能光伏为核心的服务订单额度就超过5亿元。预计今后几年,订单都会呈现“滚雪球”式的发展。
骆国豪认为,光伏产业与农业的结合拥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光伏与农业将可以在多个领域进行融合,在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东海龙公司目前在做的另一项目是太阳能杀虫灯。骆国豪介绍,这种结合了光伏高科技的杀虫灯可以引杀50至100亩田地的1000多种虫害,环保高效,而每盏灯的成本不过1万元。
桂林理工大学教授林炳营致力于研究光伏发电与沼气的融合。林炳营认为,沼气在农村拥有充足的原料,沼气可以与光伏发电形成互补,构建稳定而可持续的绿色供电系统。
专家认为,光伏产业进军农村市场,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光伏应用发展,改变我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特别是“应用在外”的尴尬境地,对于我国节能减排、扩大内需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说,我国是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能源发展供不应求,促进农业与光伏产业的结合,对促进新能源发展,促进能源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实现节能减排都有重要作用。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孙耀唯用“历史的进步”来判断光伏产业与农业的结合:“一是农业产业化的革命,二是将新能源的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业内人士判断,光伏产业进入农村市场,总价值超过亿万元。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光伏企业进入,这将改写以往以城市为中心的光伏产业市场格局。(何丰伦 王秋凤)
太阳能向农村进军还需“双重转身”
一边是众多太阳能产业雄心勃勃地启动了“向农村进军”的发展战略,一边则是大部分农村消费者对太阳能这一新兴产业依然知之甚少。记者在广西贺州市、河池市、北海市和湖北、湖南等地农村采访时发现,太阳能产业要实现向整个农村市场的纵深开拓,仍然面临诸多难题。
种养大户的质疑:价格太高我们怎能承受?
广西贺州市的种养大户包玉军在八步区黄田镇养了200多头母猪,种了60多亩蔬菜。2009年,生猪出栏、蔬菜外运销售就让他年收入超过30万元。然而,他却对自己的养猪场、蔬菜大棚能否真正用上太阳能心存疑虑。
2009年开始,包玉军曾经考虑过向云南昆明的同行学习,通过购买东莞东海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太阳能led杀虫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自己的蔬菜、猪场的虫害问题。昆明种植花草苗木的同行购买的这类太阳能led杀虫灯,一盏就能引杀50至100亩田地的1000多种虫害。
然而,包玉军几经考虑,还是决定放弃了。“云南购买杀虫灯有政策补贴,我们这里没有,昆明的花草苗木附加值远比我的母猪、蔬菜价格高多了。一盏灯成本要1万多元,还不包括后期维修的各种费用,这是新产品,我还不能判断售后服务到底怎么样,太阳能,对我来说还是太贵了。”
就在贺州市政府与中科院共同推出“光伏新能源与立体农业产业化”的时候,包玉军等种养大户也对此表示了高度关注。“猪—沼—果—灯—鱼”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产业链,但链条的背后,则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2-22/4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