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号文件”连续7年涉农 1/3耕地质量被指太差


 《瞭望》文章:七个“一号文件”涉农深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在即,主题仍是‘三农’。”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向本刊记者透露,至此,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7年直指“三农”。“三农”问题为何牵涉如此的关切?发展“三农”,其密钥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就这些事关重大的问题,这位曾多次参加党和国家涉农政策咨询和参与“一号文件”起草的农业经济权威专家,日前向本刊记者作了系统解读。

  “三农”事关全局

  “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三农’问题?我认为最关键的、最基本的原因在于,‘三农’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柯炳生一语道出“三农”的根本,“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党和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不仅仅是对农业或者农民的一种关怀;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他以金融危机为例分析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全局大势中,我国的经济表现有目共睹,出乎国际社会的意料,也出乎我们自己的意料。当然,这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揽子计划发挥了效果。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续6年大丰收打下的良好基础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否则,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道理很简单,农产品短缺,就意味着涨价。而且,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减产不需要太多,仅仅下降几个百分点,导致的物价上涨就将是十几个、几十个百分点。这不但会对消费产生影响,会对人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会直接打击人们的信心。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可贵。假如农产品价格大涨,信心肯定就会出大问题。”因此,柯炳生认为,“在金融危机中,我们能从容应对,各个方面保持稳定,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连年丰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在柯炳生看来,“三农”问题不仅对本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足以对世界发展的全局产生影响。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柯炳生讲到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片段和数字。“前一段时间,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联合国粮食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呼吁国际社会关注饥饿问题。他给出了这样一个短片,描述的是一个残酷的事实。片子的开头是数数:1、2、3、4、5、6,短短6秒钟,世界上就有一个儿童因为饥饿而死亡……1996年,同样在罗马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粮食大会曾提出,到20年后,也就是2015年,世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当时的世界饥饿人口是8.4亿。14年过去了,世界饥饿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全球的饥饿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10亿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方面的成就就更令世人瞩目。

  农业是“基础性问题”

  在谈到农业、农民、农村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柯炳生认为,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是一个基础的保障。当然,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也很重要,但柯炳生强调,农业问题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据他介绍,这些年来,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产量确实很大,但同时也在大量进口粮食,是一个农产品净进口国。在大宗的农产品进口中,排在第一的是大豆,其次是棉花,此外还有畜产品,主要是羊毛和皮革原料。

  “我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以大豆为例,其进口数量是国内总产量的两倍还多,快三倍了。2008年,进口大豆达到3700多万吨。如果不进口,由我们自己生产的话,需要另外拿出3亿亩的土地。”他还指出,不仅是大豆,直接进口的食用油就有800多万吨,另外就是豆类饲料需求,“消费需求的提高,实际的需求量的增长,是国内经济发展、强烈的拉动所致,这就是我国农业现状。”

  那么,目前国外粮食生产市场的状况如何?国内又面临着怎样的粮食需求形势?柯炳生继续以大豆为例,分析国际市场的状况,“国际上的大豆产量是年年升高,为什么呢?都是为中国生产的。中国一增加进口,他们就扩大生产,美国扩大生产,巴西、拉美地区也扩大生产。这些国家有土地,土地也适合种大豆,尤其是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但是,我国要进口大豆以外的粮食,比如说水稻,就很难扩大种植,供我们进口。一方面没有合适的水土条件,另一方面,因为栽水稻也很难机械化,难以大规模生产,那些国家的农民不愿意干。有的人说,国际市场大着呢,我们缺什么了就进口,可以靠市场机制,这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大豆 耕地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