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生存边缘的60多家黑龙江豆企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1月14日,国家粮食局网站公布了关于补贴收购加工2009年度国产大豆的东北大豆压榨企业名单。该名单中包括了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家四省共126家企业。其中,黑龙江为81家。
这一数字的最终出台,让不少业内人士颇感意外。因为,就在数天前,市场曾传出消息称,黑龙江所申报补贴的91家大豆企业,仅有13家获批,其余70多家企业因为申报产能与实际不符而需再次审查。
然而,情况为何会在短短7天时间内峰回路转呢?
“增加补贴企业数量的目的是为了活跃现在较为沉闷的市场。”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市场沉闷的原因来自于进口大豆的不断施压。1月中旬大量的南美大豆将到港,国储支撑作用将变得有限。豆企开始观望,豆农则因不满意收购价格而惜售。
由此导致的情况是:今年大豆销售速度异常缓慢。有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月5日,黑龙江大豆的出售量仅为商品量的50%,而往年这个时候,比例早已达到60%-70%以上。
“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就必须增加更多的企业参与收购,加大布点。这也是为了保护豆农的利益。”郭清保说。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司伟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还指出,该举措也是国家吸取去年经验教训后,对收储政策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此外,北京首创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董双伟还看出了“扩编”的另一层含义--破除“垄断”.“‘更多企业的进入也让豆农有了更多的选择。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的政策困境:就那几个企业收,如果农民不按照要求,就卖不掉手中的大豆。”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在收购环节上,企业往往可以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申请补贴,但实际收购中,人为因素太多,可能难以落实按国家价格直接向豆农收购大豆的政策,政策初衷被打了折扣。更多企业加入后,这一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好转。
因此,在董双伟看来,大豆产业的市场化步伐加快了,尽管结果很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但“扩编”也遭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质疑。他们认为,“扩编”有保护落后产能的嫌疑。同时,也与国家相关部门抑制产能过剩,整合大豆加工行业的目标不符。“这势必会延迟行业整合的时间。同时,也与国家相关部门抑制产能过剩,整合大豆加工行业的目标不符。”郭清保称。
与郭清保观点不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补贴政策的调整不应该放到大豆行业整合的层面上来讨论。“收储政策的调整不是关于行业整合的政策,它的根本目的是托市、保价,保护农民利益。关于大豆行业如何整合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另出台政策指导。”
同时,程国强还指出,国家分散的、动用多渠道地来收储效果也并不一定更显著,可能会存在一定道德风险。相反,只用中储粮一家的话,效果会更直接、更具针对性。因此,调整之后的托市保价政策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1-21/4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