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走过了30年,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改革同样如此,也令人欣慰。呈现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道路到桥梁,从老人院到学校,从街道绿化到田间水渠,从清洁能源到人居环境治理,从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到职业教育的着力发展,从医疗卫生服务的加强到社会保障的基本建立,还有在中国沿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取消,农民种田不但不上缴农业税,而且还有补贴等等。这些,无一不见证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从2004年到2008年,中央连续出台五个一号文件:增强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村,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等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特别是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必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村、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成果转化、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不妨冷静思考一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差距是为了以此作为新的起跑点和加油站,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本文拟就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作一点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新的进展,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随着良种推广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表现在:

  1、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薄弱,整合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产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足40%,科技成果的应用性较差也造成了转化难度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研究偏重于农业学科自身的需要,注重于农业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基础研究上,有限的科技投入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造成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着力于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科学研究领域集中在产中研究,产前尤其是产后研究十分薄弱,农副产品的贮藏、保鲜、运输、加工技术十分缺乏,使农产品数量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变为经济优势。

  2、农业科技创新研发计划和协作精神缺乏。农业属于弱势群体,农业科技创新开发计划在政府整体规划中的地位比较低,重视程度不高,投资相对较少。农业科技创新开发的组织和机构有的有名无实,对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开发的扶持不够,区域之间也缺乏协作配合,分工不明确,跨部门、跨专业合作项目少,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总体运行效率不高。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网络建设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从而使部分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失去了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机遇。世界许多国家现在已经把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列为“公益性”投入,我们仍然把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作为经济投人来对待。近年来,财政对农业科研的公共投资强度一直处在占农业GDP的0.25%左右,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1%相比有较大差距,不仅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3、农业科学创新的受体存在素质低、观念落后的问题。我国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50%以上,特别是近年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或外出打工,实际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更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决定了科学应用水平低,难以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沿用传统办法种田,对新的优良种苗、栽培技术和农药、肥料的性能弄不懂,即使将新型的技术送到户,也往往不能灵活运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技术推广 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生产 转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