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国走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半路程


        2008年实现程度达到48.2%,民主法制、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进程稳步提升

  本报讯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完成的一份统计报告表明,2008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48.2%,我国走完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一半的路程。
  2008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特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提升较快;农村民主法制、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稳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全面小康进程相对缓慢。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18项指标来看,农村养老覆盖率、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等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较低。
  ——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较快。报告显示,2008年,中央及地方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在经历了严重自然灾害冲击和外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条件下,农业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2008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48.2%,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总体上继续稳定上升,但提升幅度比上年减缓1.1个百分点。
  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44.0%,比上年提升7.7个百分点。在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项指标中,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0%。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快,2008年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为25.6%,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50.5%,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
  在农村社会发展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70.1%,比上年提升10.1个百分点。
  在农民生活质量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54.9%,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从反映生活质量的四个方面看,2008年农村居民居住质量指数为44.8%,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47.0%,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在农村人口素质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5%,与上年持平。
  在农村民主法制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79.7%,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
  在资源环境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的实现程度为25.4%,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从反映资源环境的三项指标来看,2008年森林覆盖率为18.2%(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6.2%,与上年持平。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为1800立方米,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72.7%,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2008年耕地面积净减少19.3千公顷(29万亩),耕地面积减少幅度比上年下降,但常用耕地面积变动幅度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仍为负值。
  ——中、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提升速度近10年来首次快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略快于西部地区。报告显示,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分别为67.6%、44.5%和21.3%,分别比上年提升5.6、6.4和6.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提升速度分别比东部地区高0.8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这是200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进程首次快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提升速度略低于中部0.1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口素质、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方面。人口素质方面,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是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的重要途径。中、西部和东部差距首次缩小,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分别为70.5%、31.2%和9.9%;生活质量方面,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分别为74.5%、48.6%和31.2%。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看,到2020年西部地区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较大难度。2008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67.6%,已经走完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2/3的路程,按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到2020年东部地区可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44.5%,走完了2/5的路程。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仅为21.3%,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刚刚起步。加快中、西部落后地区全面小康进程,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差距,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报告还针对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提出五点政策建议:
  一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形成城乡统筹新格局。要抓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村金融、公共财政、土地流转等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面积 总体 森林资源清查 立方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