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口冷库建设发展已达12家,库房面积3万平方米,库容量17.1万吨,其中全部投产的企业有9家,3家建设进入收尾阶段;10家冷藏加工产品为瓜果菜,2家为猪鸡等肉类产品。冷库的建设可有效延长农产品运销过程的保鲜期,提升农产品的保质增值;调节农产品的余缺,缓解市场价格冲击,避免菜烂田间现象;保护农民和瓜菜运销商利益,有力促进海口生产种植和“两进两出”的发展。
转型之路仍要探索
海口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海口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近年来,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快,数量多,但配套建设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滞后,制约了项目效益面的迅速扩张。目前有20个养殖小区仍未配套沼气建设,不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影响效益。
其二,由合作社或农民建设的设施农业,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实施补贴,其自筹能力较为困难,影响设施建设进度。
其三,大棚、养殖场等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经营风险大,企业自筹资金困难,政府的投资拉动力有限。
不能总在小农经济圈里转悠
辛武
“十一五”以来,海口紧扣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主题,着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新形势下,海口要更好地破解“十二五”农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还应立足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必要继续推进,加快实现农村小康。
随着无疫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口畜牧业快速发展,尽管规模养殖场不断扩大,但是农村分散养殖仍占较大比重。
为此,海口重点针对农村散养畜禽规模小、防疫难度大、污染大,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市场开拓难,不适合出岛、出口要求等问题,积极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帮带、农民参与”的模式,引导资源优化组合,以村为单位推进畜禽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引导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经营管理,各级财政给予适当的建栏补贴;引进龙头企业参与,解决小区建设资金缺口以及标准化技术和产品营销难;加强协调服务,指导企业和农民建立利益共赢的合作机制。
目前,海口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合力建成43个农村畜禽生态禽养殖小区示范点。有效带动了农村传统散养方式向集中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转变。
但坦率地讲,近年来海口虽然成立了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分田到户,承包经营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农户还停滞在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圈里转悠,农业经营难于步上集约化、产业化道路,也难于实现高效率。而且,这种小规模经营也直接影响了农业投资渠道的畅通。
按照相关规划,“十二五”时期,海口将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传统的自然生产向优势产业区域化规划和建设、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
农业具有区域性、分散性、差异性的特点,传统的“望天收”的农业生产,不仅难以满足农副产品需求日益丰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迫切需要,也适应不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实际要求。
现在看来,海口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几个重点不能不提:
――抓好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和大项目建设,引领农业走上区域化、产业化、品牌化轨道。
海口应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紧紧围绕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和发展,通过采取政府扶持、项目拉动、示范带动的方式。
――大力发展设施型农业、节约型农业,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增收。
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效益的有效手段,不能靠拼资源、拼劳力,而是要靠科技创新。要大力扶持大中型沼气池和农村养殖小区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冷库建设补贴,重点支持大型农产品出口基地配套农产品检测室、农资仓库、沼液池及喷滴设施建设。使海口的设施型、节约型农业普及率走在全省前列。
――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休闲、观光产业。
挖掘乡村自然生态、特色农业、人文旅游资源,加快农家乐、农业主题公园、乡村森林公园、火山古村落、体育休闲项目等旅游产品的开发,沿绿色长廊至火山口一带建立集热带农业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与培训、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都市型精品农业展示区;在灵山至三江一带建立花卉观光产业长廊;在云龙至三门坡一带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11-26/4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