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部长: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提要: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的需要;是履行相关国际义务、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实行休渔禁渔、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作了重要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意义重大

  水生生物资源,是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意义重大,要求紧迫。

  首先,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世界渔业生产大国,渔船数量、渔民人数、渔业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多年来,捕捞强度过大与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十分突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重大挑战。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迫切要求加大资源养护力度,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第二,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近1/3 的国民动物蛋白消费量,成为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水域滩涂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不占耕地、饲料转化率高的优势,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三,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的需要。地球70%的面积为海洋所覆盖,加上内陆江河湖泊,浩瀚的水域生态系统同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水生生态系统,对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涵养水源、缓解温室效应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库,人类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有1/3被海洋吸收。据专家研究,海洋大型藻类和贝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固碳作用,提高大气中二氧化碳向海洋的扩散速率,从而对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是履行相关国际义务、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需要。近年来,资源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渔业国家,重视和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既是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履行相关国际义务、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任重道远

  多年来,围绕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切实加强了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各项工作,特别是实行了海洋伏季休渔、长江禁渔期、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双控制”、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生生物资源仍然处于严重衰退的状态,部分水域甚至呈现生态“荒漠化”。据监测,渤海海域的生产力水平已经不足上世纪80年代的1/5,长江流域年捕捞产量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多万吨下降到目前的10万吨左右,享有“长江女神”美誉的白鳍豚已难觅踪迹,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程度加剧。

  造成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及水域生态环境下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水域污染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二是捕捞强度大大超过资源再生能力。2007年全国渔业劳动力比1980年增长3.5倍,机动渔船数量增长8.5倍。据专家评估,我国现有海洋捕捞能力超过资源可承受能力30%以上。三是一些水上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栖息繁衍造成严重损害。

  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为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公共财政投入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力度持续加大,为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社会各界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为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洋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水生生态系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