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广州发生因食用含“盐酸克伦特罗”(即“瘦肉精”)生猪导致70人中毒事件,在此后的一个月间广州接连查获来自湖南、河南等不同地区的“瘦肉精”猪达40多批次。
作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生猪消费市场,珠三角地区生猪批发、零售的集散地,广州生猪来源广泛,涉及多个省区,“问题猪”堵而不绝,再次将我国生猪食用安全置于舆论焦点之中。
“瘦肉精”屡禁不绝似成常态
4月2日,造成广州多人“瘦肉精”中毒的天河牲畜交易市场被勒令停业整顿,对于市场经营者——广州市泉发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市开出了最严厉的行政处罚:吊销营业执照。广州市工商局宣布,在市场整治规范后,作为全市三大生猪交易市场之一的天河牲畜交易市场将交由新的市场开办企业组织营业。
在另一个大型生猪交易市场广州嘉禾畜禽交易市场,记者看到:挂着湖南、湖北、广西、河南等不同地区车牌的运猪车把生猪源源不断运向这里,驻场的政府检疫人员对每一车生猪实行抽样检查,取猪的尿样检验,合格放行。第52档的经营者肖习官对记者说:自2月份以来,市场的空气明显“紧张”了,要求批批都检,繁忙的时段要排队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检验,进场交易。
“地毯式排查”和高压打击使“瘦肉精”猪在流向市民餐桌前被成功截获,自2月以来广州未发生新的中毒事件。但另一方面,广州市民也更为担心:屡屡查获“瘦肉精”猪,显示“瘦肉精”的出现其实并非偶然。广州食品安全部门为此发出警示:不要买外观特别鲜红,纤维比较疏松的猪肉。广州百姓对猪肉心生忌惮,猪肉销量一度大幅下滑。
为何环环检测堵不住一头“问题猪”
“瘦肉精”问题浮出水面,生猪供应、各个环节的检验监管引起公众广泛质疑。事实上,一头猪从养猪场到百姓的餐桌需经过重重检验:在产地需获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每头猪都需打上电子耳标以便追踪——经过长途运输,在进入批发市场前需经过再次抽检——交易完成后被送往屠宰场,将再次接受检疫。
3月14日,一批来自广州嘉禾交易市场的生猪在运往佛山屠宰时被检出“瘦肉精”严重超标,而按规定这批生猪是经过抽检合格才能进入嘉禾市场交易的,是不是抽检出了漏洞?白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汉湘觉得很冤枉:“此前广州市场生猪抽检率是5%,现在提高到了20%。但一车生猪如果来自散养户,就算抽检99%,也不具代表性,没检的那一头仍然可能是‘瘦肉精’猪。”
在生猪养殖的源头--全国生猪养殖第二大省湖南省,自广州“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后,开展了全省范围的严厉整治行动。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质量安全处处长杨开吉说,分散养殖的生产方式使政府对“瘦肉精”的整治困难重重。湖南省目前600多万养殖户,53%是散养户。而检测一个“瘦肉精”尿样,平均费用20元,最终确认要1000元。湖南省年出栏生猪8000万头,目前只能采取抽检的办法查处“瘦肉精”,不可避免会出现“漏网之鱼”。
无论在产地还是销地,“散养户”都成了众矢之的。但一些生猪经营者认为,生猪供应、监管的漏洞也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广州嘉禾畜禽交易市场一位档主说:“检疫合格证和耳标用钱就可以买到,如果抽检不严,‘瘦肉精’很容易蒙混过关。”据查明,造成2月中旬“瘦肉精”中毒事件的生猪一路“闯关”靠的就是假检疫合格证。
发展大规模定点采购成为发展趋势
广州市农业局经济信息处处长刘小康说:“由于广州对外地生猪依赖强,大多数问题猪来自外省。溯源至本地的案件,我们可以严肃处理,但是对外省的生猪源却无可奈何。”
作为兄弟城市,广州在查获来源外地的“问题猪”后,只能向产地农业部门发出公函,等待处理。广州市农业局兽医处处长庞维志介绍,广州1999年便开始了对“瘦肉精”的检测,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对发现“瘦肉精”的生猪产地发出“禁入令”:“停止该地区生猪三个月到广州市场销售”。但目前这一措施因有违《行政许可法》而被取消。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4-08/4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