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热带水果:"最大果园"变"最大加工厂"



  
  黄辛说,一些政府部门机械地将扶持农业限定在种植和流通上,将加工割裂开来,划到“工业”范畴,导致加工企业处于农业部门和经委部门的空白地带,两头政策享受不到。水果深加工企业投入大,需要周转的流动资金多,这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很难做强做大。他举例说,广西为促进荔枝销售,对出口20吨一个货柜的鲜果补贴5000元,但对于消化同样数量鲜果的加工企业,却没有任何补贴;又例如白糖、粮食都有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的收购,但水果加工却没有这样的配套收购资金,一些加工企业有时面对价贱如泥的水果,本来可以增加生产,因囊中羞涩只好放弃。
  
  唱好热带水果加工“重头戏”
  
  近年来,由于“绿色、天然”概念的盛行,果汁饮料消费持续增长,已成为饮品市场的主力,专家预计未来5年内每年果汁消费增幅在10%以上,而我国目前人均果汁消费量不到1公斤,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发达国家的1/40,具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日前在北海市召开的中国饮料工业协会2008年峰会,与会的国内外饮料界巨头、果品加工机械制造商、科研专家参观了北海市“果香园”。这个企业以浓缩汁为主,近年来开发了20多种热带水果产品,其中菠萝浓缩汁出口占了全国60%以上,去年起荔枝浓缩汁实现批量出口,成为全球最大的荔枝浓缩汁生产企业。全球排名第二的调味品采购企业德国“威尔德”公司副总裁乘专机专程前来考察。“果香园”董事长黄辛说,热带水果普遍口感独特、香味浓郁,作为果汁原料具有天然优势,将品种繁多的热带水果变成五花八门的果汁饮料,对于消费市场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热带水果加工的一个成功范例是菠萝。这种水果有“罐头之王”的美称,全国有超过百家加工企业,其中年加工罐头能力万吨以上约10家,生产浓缩汁千吨以上5家。由于加工的发达,鲜菠萝近年来保持了较稳定的种植面积和价格。
  
  参加“2008年峰会”的一些专家认为,与鲜果销售脆弱的抗风险能力相比,加工作为另一条出路,由于消化量大,一旦鲜果滞销,加工企业的保价收购能促使价格稳定,成为市场价格的稳定器,果农有了这样的“定心丸”,就有了与果贩讨价还价的资本;此外,每种水果都有25%以上的次果劣果,不能作为鲜果销售,却能妨碍做汁、粉、酒等产品的原料,实现保值和增值,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专家认为,热带水果产区普遍属于南方丘陵山区,山多地少,不属于粮食主产区,水果种植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点,对于农民来说增收致富的意义不亚于粮食、甘蔗、蔬菜等重要作物。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订扶持发展水果业的政策,变“产销一体化”为“产销加工一体化”,水果产业就能跳出“果贱伤农”、“丰产歉收”的怪圈,成为山区农业经济的支柱和农民的“钱袋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热带 荔枝 菠萝 果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