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最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之一,也是中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的标志年。因为在这一年里,无论是国家的信息化宏观政策,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国家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重点工程的建设,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科技创新步伐;无论是国际、国内IT企业对中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关注,还是我国农村网民的数量等等都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现就2007年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推进政策、重大项目的建设、学科创新和发展,以及权威数据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国际、国内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对2008年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走向进行展望。
宏观政策引导发展
如果说2006年是我国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开局之年,那么2007年则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启动年。从这一年开始,我国信息化建设全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如此宏大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下,2007年的中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也迎来了春天。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中,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明确作出了一些规定。这些内容丰富、准确的阐述为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上下在2007年初就全面进入了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服务模式和技术创新的全面发展阶段。
今年9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为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经中央同意,决定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同时《意见》还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该《意见》的出台,表明党中央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作用的肯定和认可,同时也为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
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报告中,统计表明,共有十处表述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推进信息化的思想贯穿整个报告,成为十七大工作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五化”之路,赋予了我国信息化全新的历史使命。
2007年底,国家农业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有关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科学指导各级农业部门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按照《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总体部署,根据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村的实际需要,特制定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并于11月21日下发。该框架要求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服务亿万农民”的基本原则,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核心,以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由此可见,2007年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是关键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截止到2006年11月,据各地通信管理局统计汇总,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到98.8%。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8-01-08/4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