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全面通胀第一枪打响
晨报讯(记者 刘映花)在财政部宣布对农产品出口实施暂定关税仅两天后,商务部在1月1日宣布,从即日起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品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与铜价相比,粮价与CPI显然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而专家认为,频繁出台的出口调控新政,再次表达了政府严防结构性价格上涨演变成全面通胀的决心。
对于粮食出口企业而言,过去的半个月显得极不平静。两周前,财政部宣布,从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类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12月30日,财政部再度宣布,将在2008年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粮食和制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最新的举措是,商务部决定对共涉及11个8位税则号的粮食制品实行出口配额制度,以“稳定当前国内粮价,确保国内粮食安全”。
事实上,在整个2007年,石油价格的高企带动了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飙升,而国内外粮食产品价差的加剧大大刺激了粮食产品涌向国际市场,成为粮食出口企业的“盛宴”。以小麦为例,进入12月份,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的小麦屡次冲破历史新高,相当于2700元人民币/吨。当时,国内小麦品种价格尚在2000元/吨左右。
“但是,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非同寻常。”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专家张小瑜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CPI指数上涨的主要推动力。“2007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将防止由结构性价格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而与关税调节相比,数量控制更易见效。”张小瑜表示,其实很多农产品出口国已经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比如阿根廷和俄罗斯都在2007年下半年陆续提高了农产品出口关税。
外贸专家刘雪琴昨天表示,粮食产品的出口调控对中国整体出口形势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中国出口的重头戏仍然是工业制成品。而市场人士预计,在国内市场,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可能在近期出现小幅下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8-01-03/4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