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蒙自县采访,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石榴。一个小小的产业如何成为大家口中的城市名片呢?
当记者来到蒙自,看见了万亩连片的石榴园,了解到这个产业让老百姓一亩地有约4000-5000元的纯收入时,记者明白了石榴对于蒙自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
据了解,万亩石榴园共有12万亩,是2003年蒙自县提出的种植业“8512”工程中的数字“12”。截至2006年底,蒙自农业总产值达10.3亿元,在全州经济中的比重为55.1%。自主打造的品牌“草坝甜辣椒”荣获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蒙自石榴被指定为2008年奥运会南方专供果品。
万亩石榴园造就小康村
2006年8月,蒙自甜石榴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南方组一等奖。这个小小的产业,不仅为蒙自人民赢得“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还带领蒙自人民奔小康。
为了打造好石榴产业,让百姓增加收入,当地的领导可谓是煞费苦心。在蒙自县县长陈强看来,万亩石榴园就是蒙自人的孩子,一定要细心认真地去呵护。
呵护的第一步是实施标准化生产。蒙自县以实现石榴无公害生产为目标,加快石榴标准化生产的实施步伐,经过3年的努力,全县石榴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已达1.5万亩,实现年产量3030万公斤,产值1.06亿元,有效带动了全县10.5万亩石榴标准化生产;第二步是大力推广石榴套袋技术。石榴套袋能有效地错开石榴上市时间,延长石榴采摘期近两个月,使果实外观得到极大改善。通过2003年的示范,到目前,共推广石榴袋膜6亿个,面积3万亩;第三步是在成功申报石榴原产地标识的基础上,2005年7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蒙自石榴”证明商标。2006年3月,经国家工商总局初步审查通过;第四步是石榴品种园共引进80个石榴品种,经过农技人员的精心管理,已有58个品种经过筛选和品质鉴定,“净皮甜”等8个品种列为蒙自石榴储备品种。
前不久,蒙自石榴已被指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专供果品。由于蒙自石榴的成熟期与奥运会举办时间不一致,为确保奥运会期间能够提供蒙自优质石榴,蒙自县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通过栽培措施试验、设施栽培试验和石榴贮藏保鲜试验三项技术,解决如期供应问题。并新建了近5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采用多种农业技术,于2007年1月开始进行奥运水果“石榴”早熟试验,为保证如期供应奥运石榴做好准备。
陈强告诉记者,“规模化种植以后,产量和质量都上去了,再加上政府的引导,形成蒙自石榴品牌,就能在市场上卖出好的价格,这样一来,农民的收入就增加了。”
新安所镇是蒙自种植石榴规模比较大的镇,也是较早开始种植石榴的镇。记者了解到,以前,村民们也有种石榴,但由于当时村民的技术还不成熟,没有使用套袋技术,石榴的味道不太好,而且,经常有裂果,损失的果子占到一半以上。后来,政府提出要连片种植,发展特色产业以后,引进了新的品种,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加以指导,石榴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推广套袋技术,不仅延长了石榴的采摘期,还使裂果的比例下降到20%左右。
在新安所镇小红寨村,村书记周明种石榴已经十多年了,算得上是一个种植石榴的能手,他的一亩地产量有4-5吨,收入14000元,村里很多农民都到他这里来学习经验。周明告诉记者:“我们村的石榴相对产量要高一些,味道也更好。我们都是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到市场上去销售。我们现在在研制把石榴裂果用来榨酒,这样就避免了很多浪费,石榴产业做起来了,还带动了像纸箱、纸袋等相关产业,提高了我们村的就业率。”
如今,村民们不但在自己的地里种上了石榴,还到外村租地种石榴。村民戴勇强家里原本有3亩地,现在又到邻村承包了22亩地。他告诉记者,以前,他的石榴亩产量不到一吨,现在达到3吨。扣除租金和肥料等的支出,一亩能挣6000元,25亩就是150000元。他说,“对于现在的收入很满意,基本过上小康生活了。”
2006年,蒙自石榴实现产量7854.5万公斤,产值1.96亿元;2007年,全县石榴种植面积达11.1万亩,预计产量8.4万吨,产值2.4亿元。
“十百千”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7-11-16/4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