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广飞)9月14日~15日,农业部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发展生猪生产现场会,深入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发展生猪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进一步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交流工作经验,抓紧做好发展生猪生产的各项工作,确保生猪持续有效供给。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强调,各级农业和畜牧兽医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推动政策落实,促进生猪产业尽快恢复发展,加快生猪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家庭饲养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结合、龙头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结合、小生产与大市场结合,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
孙政才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猪生产高度重视,连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生猪生产,这些政策措施对生猪生产的恢复发展和持续发展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前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已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母猪保险工作已全面启动,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补贴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项目也正在积极实施中。各地区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生猪生产,在落实国务院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加大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
孙政才说,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市场行情的拉动,生猪生产开始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形势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根据跟踪调查测算,8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3.3%,月环比增长3.8%,增幅分别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规模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8月份规模养殖生猪存栏同比增加15%,环比增加3.4%;出栏同比增加9.9%,扭转了上月的下降局面。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8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出现回落,9月上旬活猪价格每500克下降1元~2元,降幅达11.3%。随着免疫等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逐步趋于稳定,发生几率明显下降,且均被有效控制在疫点上,没有造成扩散蔓延。据统计,7月份全国猪蓝耳病发病数和死亡数比6月份分别下降52%和36%;发病率已由7月份的0.8%下降至8月份的0.19%。
孙政才强调,发展生猪生产,确保生猪持续有效供给,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最紧迫的任务。各级农业和畜牧兽医部门一定要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高效的工作,紧紧抓住落实国家扶持生猪生产各项政策这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恢复发展生猪生产各项工作,尽快取得恢复发展生猪生产实际成效。一是加快恢复能繁母猪存栏。要组织和动员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人员帮助母猪养殖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母猪生产的平稳发展。二是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各地要抓紧做好本省区市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的制修订工作,抓紧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三是增强养猪大县生产能力。国家对全国250个左右的生猪调出大县给予奖励的资金即将下拨,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督促各生猪大县用好奖励资金,专项用于生猪生产。四是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广母猪产前产后优饲技术、子猪饲喂技术、全进全出饲养工艺、微生态制剂替代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等技术,提高饲养效益。五是强化生猪重大疫病防控。进一步加大免疫力度,保证免疫密度和质量;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流通环节监管,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扩散和蔓延;进一步扩大疫苗生产供应,满足各地免疫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动物标志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做好养殖档案建立和新型标志佩戴工作。六是加强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在猪饲料中违法添加“瘦肉精”、“蛋白精”等违禁物的行为。组织对兽药经营、使用环节进行拉网式检查,加强产地检疫和耳标管理。切实做好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肉类市场的监管工作。
孙政才强调,新形势下,稳定和发展生猪生产要正确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生产与防疫的关系、分散饲养与规模养殖的关系、加快恢复生产和长期稳定发展的关系、生猪产业发展和村建设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要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发展能力,逐步建立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抓好六项长期性工作。一要大力促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良种繁育和动物产品质量水平。二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7-09-29/40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