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黄梅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考评第一


高标准建设 高质量统筹 高效率推进黄梅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考评第一    农村新报讯 (记者吕博林 通讯员吴志雄 陈伟)日前,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通报了全省2016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考评结果,黄梅县考评得分在全省82个县 (市、区)中位列第一,将获得500万元的省级奖励资金。
    去年以来,黄梅着力抓统筹、建机制、抢进度,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5万亩,建成补标达标项目区3.5万亩,新建和补建总投入达1.5亿元。
    黄梅对1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标段,由一家公司、一个团队、一把准尺进行项目设计,新建示范区和补建区亩均投入分别达3500元、1500元;从近400家参与招投标单位中确定13家施工单位,集中签订合同,同时开工建设,并聘请2家监理公司分乡镇开展监理业务,把握施工进度平衡,强化过程监管;充分整合土地整治、高产创建、小农水重点县等涉农项目资金,实行专账专人管理,项目资金直拨实施单位;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竣工验收办法,由县高标办组织集体验收,将竣工验收和问题整改置于“阳光”之下。
    与此同时,该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与灾后恢复重建、美丽乡村建设、农民脱贫增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高质量统筹推进。将冬建项目优先摆布到受灾严重的濯港镇、孔垄镇项目区,同步推进灾后修复重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涵闸泵站全改造、渠道港道全治理、河堤圩堤全加固,提升项目区防洪抗灾能力;对项目区15个村,实行村庄垃圾治理、环境整治、联村通组公路拓宽改造全覆盖,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按照“务工就业得酬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土地流转得租金”的思路,就地就近吸纳367名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人均务工收入3000元。项目所在村新增农机、虾稻共作等专业合作社7家,参股农民户均增收1.5万元;项目区土地流转率达80%,亩均土地租金由500元提升到800元,不仅农户受益,而且村级集体经济平均增收3万元以上。
    该县还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纳入党政目标责任考核,并设立200万元奖励基金,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度滞后、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问责追责,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项目建设 办公室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