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图文:村路如织画南漳


图文:村路如织画南漳    农村新报讯 图为:南漳县李庙镇滋坪村农村公路波形钢护栏安装现场。 
    图为:南漳县城关镇樊湾村农村公路。

    搞好公路营运,方便群众出行。
    ——南漳县荣获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探访录

    仲夏时节,走进沮漳大地,入眼而来的是:条条道路干支相连、阡陌纵横、交织成网,“畅、洁、美、安”的农村公路如一条条玉带飞舞山水间……
    深入探访,醉人的美景背后,是南漳创建全省首批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坚实足迹——
    建成村级水泥路3875公里,全县28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建设里程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率先在全市启动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建成里程近700公里,位居全市第一;率先在全市成立县级农村公路管理局,并组建全市第一家农村公路养建专业公司;率先在全省推行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县、镇、村三级管养体系配套完善,荣获交通运输部授予的“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先进集体”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
    今年5月底,南漳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全省首批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此次全省仅6个县(市区),南漳成为襄阳唯一。
30多万农村群众出行难、最后9个村未“村村通”、41个省级贫困村,南漳连续展开三次大会战——
便民惠民“永无止境”
    南漳地处荆山东麓,版土面积3859平方公里。曾经,30多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靠的是“出门两条腿、走路一脚泥”,近10万人生活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物资运输肩挑背驮。
    为改变山区交通落后面貌,该县在全面改建干线公路的同时,从2005年起抢抓国家“村村通”政策机遇,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公路会战。到2014年底,全县97%的行政村群众出行难题得到解决。
    然而,全县仍有9个行政村因自然环境恶劣、镇村两级自筹能力弱等,仍未通水泥路,近万群众出行困难。
    有着“南漳屋脊”之称的李庙镇主山寨村,与谷城县赵湾村接壤,海拔1437米。要打通村委会连接到县级主干道的公路,需要修建14.7公里。镇、村两级需配套310多万元,镇级财政无能力,村里无来源。
    背靠漳河而居的肖堰镇观音岩村山高坡陡,连接外村的公路仅有2公里,且全部建在悬崖边。要将仅能通板车的泥巴路,建成3.5米宽、能通汽车的水泥路,扩宽路基难,建成水泥路更难。除了国家补助,村里要自筹80多万元。
    主山寨、观音岩村等最后9个村的 “村村通”问题,摆上了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一笔账,让人“愁上加愁”:9个村应修里程55.8公里,每公里平均31万元,国家每公里补助10万元,地方应配套近1200万元。
    资金从何处来?
    “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确保在2015年底解决好这9个村群众出行难题!”南漳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人民作出了庄重承诺。
    县、镇、村三级联动,攻坚大会战再次打响。
    交通、财政、农业等11个县直部门启动9个未通水泥路行政村“一对一”、“二对一”帮扶行动;镇村两级采取“一事一议”、社会捐助等办法自筹资金。
    2015年底,主山寨等9个村水泥路如期建成。至此。全县28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通水泥路、通客车。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南漳雷动风行。作为全省扶贫攻坚37个贫困县之一,全县共有省级贫困村4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9903户、56427人。
    农村公路建设再当“先锋”。该县“三箭齐发”:一方面,积极对上争取建设计划;另一方面,实行建设计划重点倾斜。近两年,县交通部门优先安排“扶贫出列村”和偏远山村建设计划220多公里。再一方面,县农业、土地、水利、扶贫等部门共同发力,整合计划、帮扶资金,助力农村公路建设和扶贫攻坚。
    2016年,县交通部门支持15个“出列”贫困村,修建村级水泥路59.8公里。今年还将支持18个“出列”贫困村修建55公里,6月上旬已完成23公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核心 连续 两条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