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烹饪家的味道


烹饪家的味道——工地厨娘邓九红小记    农村新报讯 记者 张静
    来自红安的邓九红,现在武汉一个工地食堂当厨师。很多年轻的工友喜欢叫她邓妈,“吃她做的饭,有时候会想起妈妈。”一位工友说。
    8月16日,初识邓九红时,她正在工地厨房里忙碌。在这个20多平方的板房里,每天有近30个工友来用餐,她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累了一天,在我这里可以休息休息。”
    在邓九红的心里,工地小厨房是工友们的小家,也是她的家。
    邓九红今年46岁,2008年从老家红安来到武汉,一开始在亲戚家开的餐馆帮忙。丈夫在工地干活,跟着工程队四处奔波,“干脆你就来工地厨房干活吧。”丈夫的建议让她颇为心动。
    然而,在工地小厨房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很多工友的妻子为了能陪在丈夫身边,都盯着这份差事。邓九红的丈夫在工地上工作多年,好不容易为她谋到这份工作。2016年春节后,她和丈夫一起来到工地,开始了厨娘的生活。“几十号人的一日三餐呢,不是好玩的。”谈起自己的工作,邓九红脸上露出一丝自豪。
    厨娘的工作繁琐而忙碌,做饭不光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
    工地厨房的器皿都有一个特点:大。炒菜的锅比家里的大一倍,锅铲也是最大号。
    邓九红一手握着锅柄,一手拿着大锅铲,边炒边说:“别看这是大锅菜,但一定要炒均,这样才能入味。”锅铲在锅里上下翻飞,汗水顺着她的面颊滑落。“再累也没他们累!”邓九红说,“他们在工地上,流的汗水比我多得多。”
    邓九红心疼丈夫,也心疼这帮和丈夫一起辛劳的兄弟们,每天按时为他们准备好可口的菜肴是她最大的心愿。“以前从来没做过多人的饭菜。”邓九红说,一开始她只会水煮生炒,没油水没味道,有几个工友宁愿自己花钱在外面点菜,也不吃她做的菜。
    邓九红很难过,特地跑到其它工地的厨房去学技术学菜式,学做各地的家乡菜。
    邓九红的厨艺一天天娴熟,可她还想让工友们吃出家的味道。记者在厨房看到几个大玻璃罐,里面泡着萝卜皮、豆角和大白菜。这是邓九红特地向汉川工友学做的泡菜,“有的工友就好这一口。”邓九红乐呵呵地说。
    她的菜越来越受欢迎,工友们也越来越离不开她。今年5月,邓九红有事回了一趟老家,工友们天天向她丈夫打听,希望她早日回来,“他们说吃不到我的饭干活都没力气哩。”
    说话间,已近午餐时间,工友们陆陆续续拿着碗走进食堂,他们微笑着和邓九红打招呼,热乎乎的饭菜舒缓了半天的疲惫。
    邓九红也端着碗和丈夫一起坐在工友们的身边,“这是我一天最快乐的时刻。”她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萝卜 其它 大白菜 豆角
上一篇 : 图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