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宣恩珠山镇市场主体引领茶业发展


建合作社 办加工厂宣恩珠山镇市场主体引领茶业发展    农村新报讯 通讯员刘玉池周庆

    初秋时节,宣恩县珠山镇宝塔村七组,凌云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炒茶机器轰轰作响,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
    说起宝塔村的茶产业,不得不提龙昌勇。几年前,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一口气发展了17亩茶园。2014年茶园进入丰产期,却一直挣不着钱。“采摘的鲜叶只能卖给茶叶收购贩子,不仅价格低于市场价,而且一旦遇到下雨天或行情不好,错过了茶叶最佳售卖期,只好贱价卖掉或烂在家里。”像龙昌勇一样遭遇“卖茶难”的村民,仅宝塔村就有200多户。并且,全村1200多亩茶园都面临这一困境。
    龙昌勇决定改变这种局面。2016年4月,他邀请村里另外2名种植大户,合伙创办了宣恩凌云茶厂,同时,走家串户动员吸纳30多户贫困户,成立了宣恩凌云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虽然让我们抱团卖茶底气足了,但还要进一步引入加工生产线,延长产业链。”龙昌勇介绍,“合作社员自筹110万元,精准扶贫政策也大力扶持茶业小微企业,奖补了15万元,县农业局对标准化茶叶加工设备也补贴了2万元。”
    今年6月,茶厂破土动工,8月,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茶厂拔地而起。茶厂主要加工绿茶、毛尖、炒青等产品,每天加工鲜叶1万斤左右。合作社积极与外地企业建立合作,进一步打开市场销路。“宝塔村有了自己的茶叶加工厂,鲜叶再不愁卖了,更不会有被压价的情况发生。就算老年人,每年3月至8月采茶,每亩可收入4000元。”7组贫困户李维元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6组村民陈志红因学致贫,家里两个女儿,一个读大学,一个上初中,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需要赡养。“自从加入合作社,茶园管理有人指导。按今年的行情,年收入2万元不成问题。”陈志红笑着说。
    截至今年7月底,凌云合作社的社员增加到57户。据了解,在珠山镇吸纳50户贫困户以上的市场主体,符合申请市场主体参与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政策,可获得金融扶贫、培训服务、产业保险等政策支持,每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政府补助600元。
    据珠山镇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借助扶持政策,凌云、巅峰、盛源茶叶加工厂等13家市场主体相继成立,目前全镇茶叶总面积达3.5万亩,年综合销售额达7000余万元。每年为贫困户户均增收2.5万元,可带动全镇2127户贫困户加快脱贫步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茶园 绿茶 炒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