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永不停歇的脚步


永不停歇的脚步——建始崔应朝的创业路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张静 通讯员 陈维

    从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成为回乡创业报效桑梓的典范。白手起家的崔应朝,一路走来,付出了难以言状的艰辛。
    如今他回到家乡,一手创办的建始县石门河景区成为热门景点,游客络绎不绝。“用心做人,用心做事。”崔应朝正是凭着这点,让企业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用心,凝结创业动力
    崔应朝出生在建始县高坪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5年高中毕业后,他带着500块钱独自一人到广东省东莞市投靠老乡。
    一个星期后,崔应朝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台湾东祥电子制造工厂仓库里当收货员。与其他农民工不同,崔应朝一直用心在工作。“上班第一天起,我就把工作中的流程、材料、管理、规范等问题记在心里。”崔应朝说,“我必须比其他人更加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半年过后,崔应朝对整个工厂的生产管理和工艺了解得相当透彻了。之后,他跳槽到亿桥电子,管理整个生产线。
    两年后,崔应朝的工作和生活都逐渐好转,追求上进的他总觉得打工不是长久之计。
    1999年仲夏,崔应朝招收五六名员工,租了几间厂房,与妻子刘芳英一起踏上创业之路。

  诚心,走出发展道路
    崔应朝创建的电子零件加工厂在当时是非常热的行当,然而创业初期的崔应朝还是尝尽苦楚。他和怀孕的妻子在厂房里打个地铺,铺个草席就睡,“穷得连张床都买不起。”
    在那几个月里,吃苦受累已是家常便饭。资金严重不足,订单稀少,他一度陷入困境。2000年春节前后,他穷得连伙食费都没了。
    就在这时,崔应朝以前认识的一位客户决定同他合作,因为相信他的人品,与该客户签下的长期订单让他终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0年过后,市场上手机和电脑正高速发展,有着“市场眼”的崔应朝又成立了惠州佳音电子厂,专门做手机电脑产品配件。
    凭着诚信经营,注重产品质量,厂里的业务得到迅猛扩展。2005年底,他又开办了一个分厂,拥有了500多名固定员工,年销售额突破了5000万元。

  责任心,返乡回报桑梓
  “好想为家乡贡献一点力量!”发迹后的崔应朝曾动情地说。
    2006年夏秋,他回到建始县考察投资项目。他看到家乡面貌日新月异,看到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各项基础条件正不断得到改善提升,更激起他回乡兴业的热情。
    2010年底,崔应朝举家迁回恩施。当年,他注资5000万元成立了湖北佳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规划10年投资3.46亿元,对高坪镇石门河进行旅游开发。
    在2012年底开始征地拆迁。修建栈道,修复石门古道,建接待中心和景区公路……一个4A级旅游景区诞生了。
    2016年8月,石门河景区开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劳动力1.36万人,年创税2181万元。“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实干家”,这是崔应朝对自己的定位。他说:“其实,这些年奋斗所挣的钱已经足够一家人过日子了,但我真的还想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事情,哪怕吃苦头,冒风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定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1780.html

  • 英国:蛋鸡的畜养方式决定了鸡蛋的定位
  • 农产品价格定位不能忽视了“临界值”
  •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