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诗秀
很多人听说过爱国公粮,但很少有人听过“爱国肉”,不过“爱国肉”确有其事,还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吃“爱国肉”,推动全民吃“爱国肉”热潮,由此促进消费,加快养猪业的发展。猪多、肥多、粮多,钱自然也多,农村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景象。
解放初期,农村经济单一,农民生活困苦,政府为发展农村经济、调动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发放了养猪无息贷款,还供应饲料,促进养猪业快速发展。
生猪养到150多斤,就要出售给镇上供销社食品部(后改为食品公司);食品部将收来的猪宰杀了,自行立点供应,或批发给“肉墩头”商户零卖。由于民众手里没钱,购买力不强,供大于求,猪肉出现滞销,形成积压,成为各级干部棘手头痛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当年全国出现许多养猪大县,养猪户源源不断地将猪送来,县食品站只能收购,不能拒收。当时还没有冷冻条件,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猪肉用盐腌起来,一片一片堆在仓库里保存,但保存时间也不宜过长。
1955年的夏天,猪肉销售不乐观,供需矛盾更加尖锐,面对上级号召,一些供销社营业员当起猪肉的推销员,他们用大竹篮挑了猪肉,两人一组,串村过巷地兜售,并美其名曰“爱国肉”,每斤价格从0.74元降到0.58元,亏本部分由县政府财政补贴。
如果农民手头紧,拿不出现金买猪肉,还可以赊欠到年底公社分配后偿还。营业员还动员社员多买多吃,吃不完的将猪肉腌起来。
于是,“藏肉”于民,全国千家万户买“爱国肉”,一下子减少了积压,缓解了猪肉供需矛盾。这种买卖“爱国肉”的情况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两年后就取消了,恢复正常供应轨道。
“爱国肉”价格便宜,其实只是表面现象,经济不发达才是问题主因。群众手里没有钱,再便宜也枉然,还是卖不出去。降价、赊欠等于打了一针强心针,虽然救得了一时,但长远之计还是要靠党的政策及市场的调节作用。
1958年,养猪开始实行公私并举的方针,这在一定程度破坏了生产关系,挫伤了农民积极性,猪肉又成了稀缺物资。国家不得不采取凭票供应的办法,但也有“黑市”卖高价,一斤猪肉卖到2.5元,相当于“爱国肉”价格的四倍,还有谁吃得起呢?
从赊销到卖高价,不足5年时间,历史与人们开了个大玩笑。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爱国肉”也好,高价肉也罢,平衡市价靠的是物资充沛,货多了,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当年,我家经济主要收入就是养猪,父亲吃着“爱国肉”心里总觉得隐隐作痛,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喃喃自语地说:“完了,养猪没有希望了。”
“爱国肉”是当年的特种产物,它是贫穷落后的印记、艰苦生活的象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摆脱了贫穷落后,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如今猪肉供销两旺,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9-03-31/14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