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粮安天下。生猪必须保持稳定发展,才能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市场有效供给。为防止生猪、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促进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笔者结合生猪产业发展的调研,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猪,加快养殖方式转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引导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规模养猪比重。通过扶持生态环保养殖、标准化猪场改扩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改造,科学引导禁养区、限养区内养殖场户有序地退出和搬迁,加大养殖业粪污综合治理利用力度,鼓励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有效解决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加大科技服务、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抓好养殖、品种、产品三大结构调整,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推动生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展产销对接,鼓励养殖、加工企业建立产销合作机制,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合同养殖。
(二)出台金融促进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一是完善政策制度,规范保险条款,推进养殖业保险开展。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扩大生猪养殖保险补贴范围,优化养殖保险条款费率,降低理赔门槛,扩大风险责任覆盖范围,强化政策宣传、典型引导和保险服务,调动养殖场户参保积极性,提高参保覆盖面。鼓励以村为单位联户投保,畜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社员投保,实行统一保费、统一责任、统一理赔标准。畜牧业保险既能降低风险成本,又能舒缓困境时的资金压力。二是鼓励银行加大对畜牧业的贷款力度,降低贷款门槛,增加贷款渠道和额度。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养殖场建立股份制,上市融资。四是奖励补助屠宰加工企业和养殖场户对接,建立订单养殖,既能保证加工企业的货源供应,又能缓解养殖场户的销售、资金压力。
(三)加强统计监测,提高市场价格预警水平。
加强畜牧行业信息化建设,探索搭建生猪统计和信息发布平台,指导养殖场户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养殖结构,避免盲目扩大、一哄而上。有关部门要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动,加强对生猪价格监测,及时提出价格预警信息。
(四)加快养殖合作组织建设,加强生猪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养殖场(户)建立生猪养殖业合作社或加入合同养殖,把分散的养殖户组建为一个经济实体,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贷款、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提高生猪养殖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完善生猪养殖户与经纪人、贩运商、屠宰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生猪市场收购行为,帮助养殖户与贩运、屠宰等环节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合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五)提升大型屠宰企业对生猪产业链的整合功能。
鼓励大型屠宰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关闭不符合设置条件的小型屠宰场点,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进程,鼓励实施兼并重组,推进生猪产业链一体化建设。鼓励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大型龙头企业依托自身质量、品牌和规模优势,增强冷鲜肉流通能力,在全国或较广区域内配置生产资源,运用先进流通方式拓展销售市场,建立品牌肉连锁店、专卖店,实现优质猪肉产品跨区域流通,提高全产业链管理水平。
(六)出台人才鼓励政策。
一是建议由国家加大对畜牧职业培训的资金、人力、教育等方面投入,鼓励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投入畜牧兽医一线工作。鼓励由屠宰加工等龙头企业根据需要对养殖场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加强农业院校和龙头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及实地对接,推动先进实用技术推广。
(七)建议出台土地优惠政策。
建议对规模养殖用地利用及土地整理等相关方面进行规范,出台优惠政策,对上山进岭或合法利用荒地的规模养殖场户关于土地方面进行一定优惠或者补助。刘斐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9-02-24/14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