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马俪娜:让畜禽生产实用技术在埃塞落地生根


    郭清海本报记者张艳玲

    作为中埃塞农业职业教育项目组的一员,马俪娜将职业生涯的最后5年奉献给了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就在不久前,马俪娜再一次完成8000公里的航程,从埃塞回到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农村发展局,办理了退休手续。

    时间倒回到2013年11月,这位毕生从事畜禽实用技术推广的农业专家远赴埃塞,开始了每年为期十个月的畜牧职业教学工作。5年里,她教书育人、翻译书籍、翻新鸡场,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埃塞学生,与埃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中非农业合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位好老师

    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弄通

    埃塞是非洲的畜牧业大国,牛羊驴马存栏量大,现代乳业和养鸡业已有基础。然而,总体来看,埃塞畜牧养殖业仍然处在自给自足阶段,品种落后、饲料缺乏、疫病严重、技术程度有限、市场不稳定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埃塞畜牧业的发展。

    “以前是指导养殖户,现在面对的是十几岁的年轻人,工作对象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作为家禽方面的技术专家,马俪娜在埃塞从事农业职业教育事业,通过教书育人、开展培训,为埃塞培养更多的农业实用技术人才。

    语言是马俪娜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埃塞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方方言繁多,许多学生的英语底子又较差。如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听懂课堂讲授内容?马俪娜下了不少功夫。

    她把班里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再挑出英语好的同学,分派到各个小组中去。“先确保英语好的同学充分理解,然后再让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直到确保每个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听懂学会弄通,才算完成教学任务。”马俪娜说。

    提起这些埃塞学生,马俪娜打开了话匣子,“他们很可爱,很热情。”马俪娜说,这些年轻人会故意找些冷门的问题来考你,如果你都答出来了,他们会高兴地喊:“Ilikeyou,welcome(我喜欢你,欢迎你)。”这时候,如果你再会说几句埃塞俄比亚语的话,他们会高兴得紧紧拥抱住你。

    5年里,她将家禽育雏、蛋鸡饲养、饲料配置、断喙以及人工授精等家禽生产核心关键技术传授给埃塞职教学生,帮助了数百名学生通过了埃塞的COC职业考试,为埃塞培养了大批家禽生产技术人才。

    一群好朋友条件艰苦却不孤单

    埃塞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到埃塞的第一年,马俪娜就感染了疟疾,还好就医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还有一年,开春一个惊雷,把镇子附近的电压器给劈坏了,当地又没有零件可以更换,只能等着从国外进口,导致了当地停电停水40多天,马俪娜只好每天开车到离学校七八公里的地方取水。

    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她并不孤单。“埃塞人很朴实,也热情好客。”5年里,马俪娜结交了一大群埃塞朋友。“我也有了半个埃塞胃了。”马俪娜笑道,当地人过节或是婚礼,总会邀请她参加,这让她有了更多机会尝试埃塞传统食物。在婚礼上,富裕一些的家庭会杀牛来款待宾客。将屠宰后的整扇牛挂到一个架子上,吃的时候就去用刀子划一条下来,绞成肉末,拌上佐料,或者切成豆腐块,蘸着佐料吃。“埃塞还有一种食物叫‘因及拉’,是用从香蕉树心里刮出的纤维和着玉米面发酵制成,吃起来酸酸的。”回忆起那些“尝鲜”的日子,马俪娜眼里满是笑。

    当地人之所以喜欢马俪娜,还是因为她的热心肠。她把中国捐助的机器操作说明翻译成英文,协助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在Holeta学院实施中国大使基金沼气工程援助项目……听说学校计算机系急需一批电脑,她主动联系到中国驻埃塞企业,跑前跑后沟通落实对接,最后总算为学校争取到60台二手笔记本电脑。“你是最好的,最好的!”校长知情后激动地说。

    一份大礼让学生们实践操练有去处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实践操作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Holeta学院用于学生实践的鸡舍已经有20多年历史,十分破旧。鸡舍不仅四面透风,墙壁上还有不少老鼠洞,洞里塞满了塑料袋等杂物,鸡雏被老鼠咬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总体 品种 畜牧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