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飞
秋种时节到了,远在老家的父亲打电话给我:下乡时,替他买150斤“马尔科”老品种土豆,拿回去种,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老品种土豆,我还是答应了下来。
那天,我去深山采风,在年过七旬的村民老李家午餐时,有幸与“马尔科”老土豆谋面。
一碗被油煎得焦黄,散发着香味的土豆,让人禁不住吞咽起口水。一吃,软糯、香甜、爽口,而且爽心。“这是什么品种?真好吃。”我不解地问。
“马尔科!”老李爽快地回答。“就是老品种土豆,我们叫它老土豆。”老李接着介绍,良种土豆在这里推广不开。良种个大、皮黄心白,产量高;“马尔科”老土豆个小、细长、皮黄心也黄,虽然产量不高,但淀粉丰富,更好吃。所以,这里的村民们都喜欢种植马尔科老土豆,除自家吃、留种外,还对外卖种。我对“马尔科”老土豆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定非要买这种土豆。
再看盛情的老李:双眸细小,胡子已花白,脸庞瘦削,手上老茧密布,着一身青黑色衣裤,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可他腰板硬朗,精神矍铄。老李家原在坡上,因地质原因,后搬迁至村里的居民点。现在,几个孩子都在外地当老板,个个有出息。不过,老李并不“知足”,他还在山崖边上建圈,养猪、鸡、羊,忙却很幸福。这么一看,感觉老李颇有些像“马尔科”老土豆,虽然其貌不扬,但却胜在实在。
饭后,老李吆喝老贺、老任、老潘等老人来凑热闹。土坝子虽小,但在我们的鼓励下,竟荡漾出了文艺气息。68岁的老任首当其冲,坐在石梯坎上唱起了民歌《薅草锣鼓》。老任唱得有板有眼,分外精神。“好,再来一首!”我们听了,深受感动,尽情地鼓掌。老任也不推辞,接连唱了好几首民歌,赢得阵阵掌声。80多岁的的老潘看得津津有味,笑得合不拢嘴,也大着胆子哼了起来。
我发自内心地羡慕这些老人们,他们不正像一个个“马尔科”老土豆吗,外表不光鲜,但肚里有“货”,阳光,乐观。
临行时,着青蓝衣裤的老贺卖给我160斤“马尔科”老土豆种,装了三口袋,个个小巧、无烂损。几个老人又齐心协力把老土豆抬到了车上,目送我们远去。回望那些站立着的“马尔科”老土豆,憧憬着父亲也能像他们一样,幸福快乐。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8-10-28/13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