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黑蜂生产蜂场
西域黑蜂蜂群
蜂学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pidolo?gie在2003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天山山脉发现了蜜蜂新亚种。发现地距离我国新疆伊犁地区仅600多公里,受此篇论文启发,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石巍和其研究团队启动了在新疆伊犁地区搜寻野生西方蜜蜂的工作。
通过走访当地群众、取样测定、驻点考察、查阅史料和古籍等多种渠道和方法,查明了西域黑蜂的形成历史、分布状况、种群数量、主要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对西域黑蜂基因组的研究,明确了它与其他西方蜜蜂亚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在种内的分类地位。揭示了西域黑蜂起源于13万年前,与欧洲黑蜂(Apismel?liferamellifera)是近亲,是古老的西方蜜蜂亚种(该研究论文发表在遗传学、进化学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olec?
ularBiologyandEvolution,2016;33:1337~1348)。
据古代典籍、史诗及文献记载,西域黑蜂(Apismelliferasinisxinyuan)来源于天山东部地区的古代野蜂,经长期进化和封闭繁育而成。它生产的蜂蜜一直是当地哈萨克牧民重要糖类、热量来源,是佐餐必备、待客佳品,更是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祭品。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大多由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土法饲养,种群分布分散,广布山中。
西域黑蜂体型较大,覆毛长,工蜂喙短。蜂王头、胸部黑灰色,腹部主要为黑色,部分蜂王腹节相接处具暗褐色环。工蜂、雄蜂为黑灰色,被灰褐色绒毛。蜂王产卵力强,最高日产卵量可达2500粒。具有繁殖力强,采集力强,抗病力强,抗逆力强、越冬饲料消耗量少等特点,是不可多得的蜜蜂育种素材,适合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饲养,特别是那些蜜粉源植物分布集中、种植面积大、冬季漫长而严寒的地区饲养和应用。
西域黑蜂的发现结束了我国没有西方蜜蜂的历史,将有效缓解我国西方蜜蜂依赖进口的现状。加大西域黑蜂饲养量有利于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8-07-29/13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