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我国自主培育肉鸭新品种打破国外品种垄断


    本报讯(记者李丽颖)“中畜草原白羽肉鸭配套系”日前已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农科院肉鸭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会暨“中畜草原白羽肉鸭配套系”成果发布会上获悉,该套系具有瘦肉率高、饲料转化效率高、肉质好等特点,打破了国外白羽肉鸭对我国肉鸭种鸭市场的长期垄断。

    肉鸭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畜禽产业,初级产品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产量位居猪肉、鸡肉之后,占全部肉类总产量8%以上。

    据肉鸭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的主持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侯水生介绍,我国白羽肉鸭消费量和养殖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但种源全从国外引进,给我国肉鸭养殖企业带来巨大的引种压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效肉鸭新品种成为我国肉鸭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012年起,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内蒙古塞飞亚集团合作开展瘦肉型北京鸭育种工作,建设了世界先进的肉鸭育种场,育成了瘦肉型优质白羽肉鸭新品种。通过对中畜草原鸭和国外肉鸭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中畜草原白羽肉鸭生长速度更快、饲料转化效率更高、皮脂率更低,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并部分超过了国外肉鸭品种。据统计,从在内蒙古、山东、北京、河北等4个肉鸭主产区大规模示范推广来看,农民饲养中畜草原白羽肉鸭每只平均比国外肉鸭多收入0.46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转化 饲料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