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我为白羊唱赞歌


    陈全旺

    山西省左云县素称“白羊地”,因2600年前春秋时期,游牧民族北狄白羊部落逐水草在此定居而得名。本文所指的白羊,不仅指白羊地,还有畜种白羊之意。

    改革开放40年来,左云县农村同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畜牧业为例,从1978年到2016年,主要畜种年饲养量都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养羊业,翻了十倍多。

    左云发展养羊业,有其先天传统优势,几千年老祖宗传统的养羊和消费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这使生活在这一带游牧文明与华夏农耕文明结合部、牧区和农区过渡带的左云农民,对养羊有着浓郁的历史情感。更主要的是区位地理优势,如草地广阔、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气温偏低等造就了养羊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左云一带所养的羊肉质好,营养价值高,不仅成为周边省区的抢手货,而且远销东南亚地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实行集体化经营,养羊业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户想发展家庭副业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压抑,农村一度还实行过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政策,加上当时农户缺乏饲草料因素的限制,所以养羊业一直没有得到大发展,每户农民只养一两只母羊,每年生产一两只羔羊,仅供过年过节自食,商品率极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政策,此后左云的养羊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处于猛增后缓升状态。从左云县统计局历年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中的数字可以看出,羊饲养量从1978年的4.7万余只,到1988年发展到了9.8万余只,增长了一倍多。改革开放政策的驱动,使农民有了自主经营权,也具备了家庭养羊草料和其他养殖条件。因此,10年间,农户养羊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从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间,左云的养羊业呈稳中缓升状态。到2008年底发展到了15万只,比1988年仅增长了50%多。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阶段为左云煤炭工业兴盛时期,全县农民都参与到了乡村煤矿劳务,养骡子车井下拉煤,养大汽车运煤,以及煤矿管理人员等工作,真正形成了“乡村办煤矿,家家有收益”的左云农村经济格局。农户将精力全部投入到煤矿挣大钱,影响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矿产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煤矿兼并重组,山西转型政策实施,左云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哪里?县委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通过多方调研,立足实际,利用优势因地制宜,确定了全县发展养羊业的目标,2008年县政府发布了“发展养羊业,全县农民发‘羊财’”的号召,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农民发展养羊业贷款贴息、购羊补助、圈舍建设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紧紧抓住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等项目的战略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全力打造,短短的几年,成为全省20个养羊强县之一。2016年全县养羊饲养量达50多万只,农民人均养羊收入2300元。

    我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左云农村以挖煤致富一煤独大的辉煌年代,也体验了这些年左云农村转型发展靠养羊挣钱的生财之道;目睹了白羊大地上到处贮立着的座座红墙蓝顶规模养殖场,也看到了千家万户舍养或放牧成群满圈白羊羔的盛况。时代的变迁,产业的转型发展,使左云农民增加了收入,尝到了养羊的甜头。

    工作之余,就左云县养羊业健康发展的做法及实施过程,我做了粗浅的调研,并简单进行了归类分析,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龙头”全面推进。从2010年以来,雁门关生态畜牧区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建设项目,带动了左云县畜牧业大发展,县政府根据左云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特定的地理生态条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方投资3亿多元,建起了105个总面积35.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养羊小区。形成了大企业投资,合作社投资和“合作社+农户”投资等多种形式的运营模式,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养羊企业,呈现出乡乡有龙头,村村有大户,以大项目大园区引领,以养羊大户示范引导,中小微散养户遍地开花的羊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地走出了具有左云特色的“种草养畜、自繁自育”饲养模式和“粮草兼顾、发展畜牧”产业路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疫病 品系 羔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