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2018年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当伏蚜、棉叶螨、棉盲蝽、斜纹夜蛾等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优先选用生物源、低毒、环境友好型药剂,并注意与蕾期药剂轮换。药剂防治指标,伏蚜:单株上中下3叶蚜量平均200~300头,全株均匀喷雾;斜纹夜蛾:百株2个卵块,在二龄幼虫分散前挑治;棉叶螨:点片发生时挑治,连片发生时全田防治;棉盲蝽:百株虫量10头。

  二、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1.清洁田园和秋耕技术 棉花收获后及时拔除棉秆并清洁田园,清除病虫残体。秋耕深翻,有条件棉区秋冬灌水保墒,压低病虫越冬基数。

  2.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选用抗虫棉优质高产品种。

  3.种子处理技术 根据各棉区苗期主要病虫种类,选用适宜的杀虫剂、杀菌剂或专用种衣剂处理种子。

  4生物源农药和天敌保护利用技术

  (1)天敌保护利用。棉花生长前期注重保护利用棉田自然天敌,充分发挥天敌控害作用。小麦、油菜收获后,秸秆在田间放置2~3天,有利于瓢虫等天敌向棉田转移。苗蚜发生期,当棉田天敌单位(以1头七星瓢虫、2头蜘蛛、2头蚜狮、4头食蚜蝇、120个蚜茧蜂为1个天敌单位)与蚜虫种群量比,黄河流域棉区高于1∶120、长江流域棉区高于1∶320、西北内陆棉区高于1∶150时,不施药防治,利用自然天敌控制蚜虫。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苗期至蕾期一般年份不施用化学农药防治苗蚜。

  (2)生物源农药 棉铃虫卵孵化始期喷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t.等;斜纹夜蛾卵孵化始期喷施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不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还可有效保护天敌;应用藜芦碱等防治棉蚜、棉铃虫;预防苗病、枯萎病、黄萎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乙蒜素处理种子,苗期和花蕾期随水滴灌施药或叶面喷雾;防治铃病,真菌性铃病采用多抗霉素叶面喷雾,细菌性选用乙蒜素等防治。

  (4)人工释放赤眼蜂 棉铃虫成虫始盛期人工释放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每次10000头/亩,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降低棉铃虫幼虫量。

  5.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 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至末代成虫末期,大面积连片使用棉铃虫性诱剂,每亩设置1个干式飞蛾诱捕器和诱芯;长江流域棉区斜纹夜蛾常发区,大面积连片使用斜纹夜蛾性诱剂,每亩设置1个夜蛾型诱捕器和诱芯,群集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连片施用生物食诱剂,于夜蛾科害虫(棉铃虫、地老虎、三叶草夜蛾等)主害代羽化前1~2天,以条带方式滴洒,每隔50~80米于1行棉株顶部叶面均匀施药,可诱杀成虫。

  6.生态调控和生物多样性 西北内陆棉区棉田周边田埂和林带下种植苜蓿或早熟油菜等作物,引诱、培育和涵养天敌,增强天敌对棉蚜、棉铃虫、棉叶螨的控制能力。棉铃虫常发区,棉田套种玉米、苘麻条带,诱集棉铃虫成虫产卵,集中杀灭。推行棉花和冬小麦插花种植,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7.合理用药技术

  (1) 防治蚜虫、棉盲蝽可选用苦参碱、烯啶虫胺、噻虫嗪等;棉盲蝽可选用氟啶虫胺腈等。

  (2) 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夜蛾科害虫 优先选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t.、茚虫威、多杀霉素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可选用灭幼脲、抑食肼等;化学药剂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虫酰胺等。

  (3) 防治棉叶螨选用阿维菌素等生物源杀虫剂;化学药剂可选用乙螨唑等。

  (4) 预防和防治枯萎病、黄萎病 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乙蒜素、氨基寡糖素等;化学药剂可选用辛菌胺醋酸盐等。

  (5) 防治铃病 真菌性铃病发病初期(铃上出现水渍状小点)可选用多抗霉素、乙蒜素,化学药剂可选用辛菌胺醋酸盐、吡唑醚菌酯等;细菌性铃病可选用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乙蒜素、中生菌素等,化学药剂可选用噻菌铜等。

  (6)药剂拌种 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种子处理剂;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包衣可控制苗期多种病虫害。

  (7)苗病(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红腐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可选用络合态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噁霉灵等药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棉铃虫 棉盲蝽 黄萎病 棉叶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