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我国生物饲料领域首个团体标准在京发布


    本报讯(记者王眉宇)1月26日,我国生物饲料领域首个团体标准——《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在北京发布。该标准由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浙江大学以及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会员单位共同起草。

    农业部畜牧业司饲料处处长黄庆生在发布会上表示,生物饲料团体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增强生物饲料产品的安全性、通用性和可替换性。《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团体标准的发布将提升行业的自律性。随着《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基础性标准的发布,后续关于生物饲料原料和菌种的安全性评价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生产工艺及配套设施的标准以及技术服务相关标准都应提上日程,逐步规范引导。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蔡辉益研究员在致辞中说,食品安全和环保已成为“十三五”时期畜牧饲料产业两大主攻方向,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生物饲料团体标准的制定与推动,是政府提升产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工具,是企业获得竞争能力和引领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本着“内部强制、外部引导”的基本原则,要求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并积极带动行业同仁参考执行。该标准奠定了生物饲料团体标准的基础,为我国生物饲料相关团体标准的制定建立了样板,号召联盟成员单位联合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相关团体标准的制定,为我国生物饲料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据了解,该标准明确了生物饲料的概念,即“使用农业部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等国家相关法规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通过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的饲料产品总称,包括发酵饲料、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和生物饲料添加剂等。”按照原料组成、菌种或酶制剂组成和原料营养特性将生物饲料分为4个主类、10个亚类、17个次亚类、50个小类和112个产品类别。

    针对生物饲料标准仍需完善,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实际情况,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率先于2015年9月联合全国30家大型畜牧饲料养殖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2017年8月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成功注册;2017年9月成立了联盟团体标准专家委员会。

    目前,已立项的团体标准涉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植物提取物、饲用酶制剂、地源发酵饲料、酶解饲料、酵母类产品、发酵棉籽蛋白、发酵豆粕、寡糖等产品领域,将要立项团体标准达数十项。通过立项论证进入起草程序的团体标准有两项:《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和《饲料原料酵母培养物》。2018年拟立项论证的团体标准有:《饲料原料发酵豆粕》、《发酵饲料技术通则》、《饲料添加剂植物乳杆菌》、《饲料添加剂地衣芽孢杆菌》、《饲料添加剂酿酒酵母》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发酵 饲料添加剂 畜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