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海安县猪伪狂犬病感染调查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是生猪主要疫病之一。2013年5月、2016年10月,江苏省海安县畜牧兽医站两次对该县10个镇的共134个养殖场的910份猪血样用ELISA方法同时进行伪狂犬病毒gE、gB抗体检测,对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进行血清学调查,检测结果显示2013年以来,全县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密度及疫苗抗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仍较严重。

    海安县家畜以中小规模养殖户为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均不实行“自繁自养”,而是从外地购买仔猪进行育肥。因此,生猪的成活率受仔猪基础免疫的影响,有时发病率较高,成活率较低。2012年以后,部分猪群出现当时用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不能完全保护猪群免受病原感染,且致病力明显增强,母猪和仔猪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均与伪狂犬完全吻合,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发病群不仅是单纯的伪狂犬病,而且常与圆环病毒2型、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大肠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发生二重或多重感染,且发病种类更复杂。

    为摸清海安县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和野毒感染情况,2013年5月、2016年10月两次对全县10个镇共134个健康猪场,每场随机采集1月龄~5月龄保育及育肥猪5份~10份血样共910份(2013年60个猪场470份、2016年74个猪场440份),采用ELISA方法分别进行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的同时对伪狂犬病毒gE、gB抗体进行检测。抗体结果与分析:

    1.猪伪狂犬gE抗体检测结果

    2013年检测的470份样品,gE抗体阳性率为12.05%,说明有些猪群尽管表面看似健康,但仍携带有伪狂犬病野毒;2016年检测的440份健康猪血清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为0.85%,说明通过近几年大面积推广伪狂犬病疫苗,感染猪伪狂犬野毒的情况有大幅度降低。

    2.猪伪狂犬gB抗体检测结果

    2013年检测的470份健康猪血清伪狂犬gB抗体阳性数为145份,阳性率为30.85%,说明该县健康商品猪使用伪狂犬疫苗的比例不高。经调查,仅有28个猪场使用了伪狂犬疫苗免疫,免疫猪场占采样猪场46.7%,4个规模场80份样品的抗体阳性率为70.0%,56个散养户390份样品的阳性率仅为22.82%。2016年检测的440份猪血清伪狂犬gB抗体阳性数为376份,阳性率85.45%,其中被调查的62个规模猪场均免疫了伪狂犬疫苗,规模猪场的免疫密度达100%。说明通过近几年的大面积推广,养殖场主动免疫的积极性高了,成活率也由85%以下上升到90%。

    3.推广使用的伪狂犬病弱毒冻干疫苗(Bartha-k61)是一种gI/gE双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但2012年受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影响,许多免疫伪狂犬病毒疫苗的规模猪场仍有发病,说明Bartha-k61疫苗免疫一方面不能完全抵御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侵袭,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疫苗质量问题、免疫抑制因素影响、母源抗体干扰、猪群健康状况差等等因素导致伪狂犬病毒疫苗免疫失败。目前市场上有双基因缺失的高端弱毒疫苗和三基因(TK、gI、gE)缺失的基因工程活疫苗,可用于预防变异野毒感染,保护率高,可用于紧急接种和新生仔猪滴鼻免疫。

    4.有条件的猪场,定期进行抗体监测,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对免疫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仔猪在首免之前检测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以确保最佳首免日龄。

    5.伪狂犬病毒在猪体的生存方式决定了病毒药物治疗的局限性,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用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治,对其控制主要依赖于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的免疫接种。因此,开展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的研究,对推行该病的根除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程素平董飞孙银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抗体 伪狂犬病 免疫 检测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