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沙子岭猪”开发驶上快车道


    湘潭市沙子岭猪资源场

    沙子岭猪

    本报记者章勇

    12月5日,湖南新湘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湘潭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华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沙子岭猪资源产业开发项目正式签约。项目的签订标志着,作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沙子岭猪资源产业开发取得阶段性实质性进展。项目建成后,沙子岭猪及杂优猪生产规模将达到50万头以上,年产值达30亿元。

    “现在‘沙子岭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心爱人’。”湖南省湘潭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总畜牧师吴买生感慨回望来时路,他34年来执著的沙子岭猪研究终于步入了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沙子岭猪肉中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尤以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高。因其营养物质含量高,肉质鲜美,肥而不腻,口感好,具有独特肉香,备受消费者青睐。沙子岭猪是一个古老的肉脂兼用型地方猪种,是华中两头乌猪的主要类群。沙子岭猪的毛色为两头黑中间白,俗称“点头墨尾”。据湘潭九华出土,现存国家博物馆的青铜猪尊考证,沙子岭猪在湘潭的饲养历史已有4000多年。

    1984年沙子岭猪被列入《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6年,农业部组织对全国地方猪种资源进行第二次全面调查时,发现沙子岭猪仅剩下不到3万头。为了振衰起敝,30多年来,国家和湖南省畜牧部门高度重视沙子岭猪保种,湖南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门设立试验站,帮助沙子岭猪走出“濒危”,种群日益壮大。湖南省、市每年都有专门经费用于沙子岭猪保种,从起初的几万元到现在近30万元。2014年以来,在沙子岭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后,国家又支持专项经费进行保种。为开展沙子岭猪的种质特性研究,湘潭市家畜育种站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设立了院士工作站。

    如今,以沙子岭猪、巴克夏猪、大约克夏猪等为育种材料,培育的湘沙猪配套系已正式进入开发阶段。自2008年以来,湘潭市家畜育种站牵头联合有关科研企业单位着手开展湘沙猪配套系选育工作,目前配套系亲本已经过五个世代的持续选育,通过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大巴沙最佳组合,初步建成湘沙猪配套系繁育体系。

    2016年4月,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批复同意湘沙猪配套系在全省进行中间试验。吴买生告诉记者,现在中试已经基本完成,正在准备相关验收材料,通过省畜牧部门上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2012年,湘格旺公司在湘潭市设立首家专卖店是其市场化的开端。后来,相继有一些企业进行投资开发,但开发进展缓慢。“这主要是人的观念问题。”吴买生认为,作为市场主体企业的领导人需要有坚定的信心,而且需要有较雄厚的资金,有志于把沙子岭猪这个好品种做大做强的强烈愿望才行。此次签约的公司对未来猪肉市场做了全面的调研分析,认为沙子岭猪历史悠久,有文化内涵、有品牌价值,值得投资开发。

    据了解,此次三家公司合作将成立一家新公司,专门开发沙子岭猪。公司名拟为“湘潭新湘农科技有限公司”,由新湘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湘潭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南华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股,三方首期出资5000万元,总投资2亿元,意图在湖南创建安全放心的“沙子岭风味土猪肉”食品,产品辐射长株潭乃至全国。

    新的公司将通过8~10年的努力,初步建成沙子岭猪保种繁育、优质猪养殖、饲料生产、肉品加工、产品营销、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运作体系。新公司按照当地标准要求进行保种,常年保存沙子岭公猪20头,母猪300头,并建立健全保种技术档案,完成有关性能测定任务。新公司的愿景是:沙子岭猪及杂优猪年生产规模达到50万头以上,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成功打造沙子岭猪地方特色品牌,力争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成功上市。

    湘潭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连阳表示,该项目的成功签约,为湘潭特色生猪产业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公司将把沙子岭猪资源产业开发,作为集团农业产业发展板块的“重头戏”进行打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肉 畜牧 产业化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