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湘西黑猪:精准扶贫的品牌选择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湘西州是红色革命老区、国家西部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扶贫攻坚主战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州十八洞村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2015年全州完成1200个贫困村和74.43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的登记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2016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3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3.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14%。

    产业升级,步入新局面

    “湘西黑猪”是湘西州地方特色品种,2006年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2007年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库。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农业部对口湘西州“扶贫接力”,重点对接、重点指导、重点扶持,湘西州立足“精准扶贫”,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湘西黑猪为主的特色生猪产业,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力,发展成全州养殖业生产脱贫的第一支柱产业和最佳载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准扶贫第一猪”。

    经过多年的努力,湘西黑猪产业进入了“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一是生产规模不断壮大。2016年,全州出栏湘西黑猪21.2万头,年末存栏10.6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28.48%、32.5%,实现产值约6.3亿元。二是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湘西黑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78个,出栏达到12.5万头,占总出栏数的58.9%。三是产业生态化不断推进。家庭牧场成为湘西黑猪养殖的中坚力量,90%养殖大户以家庭牧场的形式经营,实施农牧结合,与生态保护实现了协调统一。四是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全州以湘西黑猪为主的腊制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5户,加工、销售腊味制品突破1万吨,总产值6亿元以上,同比分别增长21%、17%。2015年,北京资源亿家集团开发了“三十度佳”系列精深加工产品,打通了从农庄到餐桌的产业链,湘西黑猪产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2014年~2016年,全州累计出栏湘西黑猪52.1万头,发展10000余户农户从事养殖,带动1.4万户农户从事有机种植,实现增产增收。在养殖扶贫探索中,创造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模式,具有广泛的复制性和推广价值。

    调优模式,破解产业扶贫的瓶颈

    养殖高风险,一直是湘西黑猪产业脱贫的瓶颈。经过多年的探索,湘西州依托两大现代农业省级示范园,培育了三种产业扶贫模式,经过反复试点和推广,成为养殖业生产脱贫覆盖面最广、效果最佳、可操作性最强的产业,一举奠定“精准扶贫第一猪”的地位。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泸溪县浦市铁骨猪(湘西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园为核心,按照“统一饲养模式、统一疫病防控、统一加工销售”三统一原则,实施“政府扶持、免费供种、分户养殖、生态育肥”,示范园从种猪选育、圈舍建造、饲养技术、销售渠道等环节为养殖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与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带动散养户600多户,并将养殖粪污资源化,带动700多户农户发展有机果蔬种植10万亩。2016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示范园调研,得知园区上年带动周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和生态种植,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汪洋称赞当地积极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既帮助了企业发展壮大,又带动了贫困群众加快脱贫。全州大部分黑猪养殖企业均通过类似模式参与产业扶贫工作,共发展1400多户农户养殖黑猪。

    “236”模式。即“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年饲养300头黑猪,收入6万元”,以永顺县资源集团湘西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园为核心,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猪庄”扶贫模式,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回收”。家庭猪庄作为公司的湘西黑猪定制车间(OEM猪场),公司通过合作社向家庭猪庄(社员)下养殖订单,保证每个猪庄每头黑猪达到200元毛利,每户入社社员年养殖收入达6万元,让农户“只管养、不管卖”,切实解决单个养殖户面对大市场的难题,实现了劳动力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缓解了当前社会突出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矛盾。该模式2016年开始启动,已建成十余个家庭示范猪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湘西黑猪 猪肉 品种 产业化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