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


一、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
   (一)褐飞虱
    1、噻嗪酮。推荐使用剂量:112.5~187.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褐飞虱卵孵高峰至1~2龄若虫期喷雾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使用注意事项:该药对飞虱成虫无作用,一定要注意用药时期。
    2、毒死蜱。推荐使用剂量:低龄若虫期45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高龄若虫和成虫为600~72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喷雾使用,对准稻丛基部喷药;其他事项:特大发生时,可加入25%噻嗪酮WP 150~300克/公顷一同使用。
    3、氟虫腈。推荐使用剂量:30~37.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注意事项:该药剂对甲壳类虾、蟹及蜜蜂高毒,使用时防止田水污染养殖池塘、河流及喷药污染蜜源植物。其他事项:该药剂对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均有较好地防治效果,几种虫害同时发生时可优先选择。
    4、噻虫嗪。推荐使用剂量:7.5~1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
    5、异丙威。推荐使用剂量为45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
    6、吡蚜酮。推荐使用剂量:60~7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喷雾要均匀。其他事项:该药剂的作用机理是成虫和若虫接触药剂后,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停止取食为害,饥饿致死,所以该药剂作用较慢,持效期长。
    (二)白背飞虱
    1、吡虫啉。推荐使用剂量为15~3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喷雾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
    2、噻嗪酮。推荐使用剂量为112.5~15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白背飞虱卵孵高峰至1~2龄若虫期喷雾使用,喷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对稻丛基部喷药,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使用注意事项:该药对飞虱成虫无杀虫作用,一定要注意用药时期。
    3、毒死蜱。推荐使用剂量为36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
    4、异丙威。推荐使用剂量为45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
   (三)稻纵卷叶螟
    1、毒死蜱。推荐使用剂量为600~72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2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2、氟虫腈。推荐使用剂量为30~37.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2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注意事项:该药剂对甲壳类虾、蟹及蜜蜂高毒,使用时防止田水污染养殖池塘、河流及喷药污染蜜源植物。
    3. 呋喃虫酰肼。推荐使用剂量为150~18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2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4、丙溴磷。推荐使用剂量为600~72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2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5、杀虫单或杀虫双。推荐使用剂量为810~108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2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6、苏云金杆菌。推荐使用剂量: 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3750-4500克/公顷(16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1800-2250克/公顷)[FS:PAGE];使用技术要点:于稻纵卷叶螟卵盛孵期喷雾使用。注意事项:(1)施用期一般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30℃以上施药效果最好;(2)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用;(3)Bt可湿性粉剂对蚕毒性高,在养蚕地区使用时,必须注意勿与蚕接触,养蚕区与施药区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7、苏云金杆菌与杀虫单或杀虫双混用。推荐使用剂量: 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3750-4500克/公顷(16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1800-2250克/公顷),杀虫单或杀虫双675~94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于稻纵卷叶螟卵盛孵期喷雾使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喷雾 剂量 有效成分 杀虫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