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南京市耕地林业用地接受“体检” 将可测土配方施肥


  龙虎网讯 从2005年开始,南京市土肥站研究员马宏卫及其同事在市农委的组织下开始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题组对全市的耕地、林业用地进行了一次大普查, 采集了3万份土壤样本,掌握了全市主要土壤理化性状的状况,研制主要作物的配方肥,并建立起“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市范围内任何一个村庄的一块耕 地,都能在系统中找到。今年3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2011年度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所谓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据土壤的检测结果,给土壤“开处方”——肥料配方因地制宜,缺什么补什么。测土配方施肥目前正在全市推广,眼下正是水稻施穗肥的时候,记者对这套新的施肥方法进行了了解。

  采集3万份样本,摸清土壤“家底”

  南京市土肥站及各区(县)土肥站的样本室里,存放着3万份2005年以来采集的土壤样本。装在塑料袋或塑料瓶里的土壤样本已经被风干、磨细,样本通过多种仪器检测,获得土壤PH值、氮、磷、钾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土壤主要特性数据。

  项目组将这次土壤普查的结果和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南京地区土壤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都有所提高,说明我市农民近年来科学施肥水平不断提高。

  这次土壤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土壤的PH平均值为6.26,呈现南酸北碱的现状。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土壤PH平均值从6.6变成6.26,呈现变酸的趋势。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和化肥使用过量有关。

  “农田施肥主要是氮肥、磷肥和钾肥,如果土壤中某种成分含量已经足够高,则不必再施这种肥,相应地补足含量偏低的那一种就能达到增产目的。”马宏卫说,这次的普查结果,就方便土壤肥料专家给土地“开处方”,配比最适合的肥料。

  农民可在家门口打印“处方单”配肥料

  昨天上午,浦口区桥林街道福音社区农民老齐来到社区农技农资连锁店,这里有一台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的终端。这是一块液晶触摸屏,老齐手指点点自家 所在的勤丰村,液晶屏上马上跳出一个小窗口,表格内显示这块农田土壤的性质、基肥、穗肥的配方等,肥料的配方已经精确到配比和每亩所需的公斤数。轻点打 印,这张“处方单”就从一旁的打印机里“吐”了出来。老齐把单子递给了连锁店的配方师,没几分钟配方里所需的几种肥料就递到了他的手上。

  像这样的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终端,目前正在向涉农区县推广,浦口区、溧水县已经实现每个街道都有一台终端设备。这套系统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数 据库。市土肥站将采样信息一一录入,建立起“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市范围内任何一个村庄的一块耕地,都能在系统中找到。

  浦口区土肥站站长刘天龙说,以前农民没有配方施肥的意识,有的化肥用量可能已经十几年没有更换过了。据悉,测土配方施肥在美国、加拿大、澳洲的 一些大型农场已经实现,南京这次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土壤数据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在国内走在前列,这套“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也处 在领先地位。

  测土配方施肥, 是农业工程 更是环保工程

  在“十二五”规划中,优质高效农业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测土配方施肥,对于优质高效农业具有现实意义。

  记者了解到,使用化肥不当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已引起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化肥使用过量除了导致土地酸化,还会造成土壤中化学成分残留,间接污染地下水和河流、湖泊。引导农民合理使用肥料,不但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求,更是一项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的环境工程。

  从2005年这项研究开始以来,市土肥站和各区县土肥所的工作人员,在采样的同时向农民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法,目前这项尝试主要用在水稻和小麦种 植上。根据项目组的统计,采用新的施肥法后大大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产量,亩产量平均增长分别为42.2公斤和27.2公斤,几年来共增加产值7.5亿元。

  在环境保护上,这项尝试也起到了节氮的效果。据统计,在推广配方施肥法的郊区县,氮肥在水稻和小麦农田的亩使用量分别减少了1.82公斤和 1.51公斤,对帮助实现全市环保减氮目标作出了贡献。根据普查结果,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逐年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大大提高,化肥残留减少,减轻了农业 生产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化肥 耕地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