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麦茬机械化免耕覆秸播种技术研发成功


  本网讯  6月2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召开的“麦茬机械化免耕覆秸播种技术现场展示会”在京举行。来自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农业机械化司,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全国农机推广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有关领导,以及中国农机化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玉米、大豆、食用豆、谷子糜子等产业的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团队成员及相关企业代表共80多人到场观摩。

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作业现场

  据悉,我国冬小麦年播种面积达3亿多亩。但由于小麦机收后田间秸秆量大、麦茬高,给大豆、玉米和花生等下茬作物播种造成很大困难,现役播种机播种质量差,缺苗断垄现象相当严重。农民为抢农时、保秋收,不得不焚烧秸秆后再播种,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交通,甚至还引发火灾。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自成立伊始,即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表秸秆横向移出——播种、施肥、化控防除——秸秆移回均匀覆盖还田”的技术方案,组织农机、农艺专家开展联合攻关。经过几年的努力,成功研发出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及配套栽培技术,为解决麦茬处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与会人员在现场看到,两台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正在田间作业,其中一台只播种大豆,另一台同时播种大豆、玉米和花生。在麦秸近40厘米高的原茬地上,播种机先将秸秆和部分根茬抛撒在机具的一侧,待返程作业时,又将被抛撒出的麦秸拨回,使其均匀地覆盖在刚刚播完的地方,机具一次进地即可完成种床整备、侧深施肥、精密播种、覆土、镇压、覆秸等多重工序。

  扒开播后的土层可以看到,一粒粒种子整齐地点播在5厘米深处的种沟中,粒距均匀,深度一致,完好无损。在种子侧下5厘米深处,则会看到播撒在土壤里的种肥。

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播种的花生落粒均匀(上)、种子完好无损(下)

  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介绍,此项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政府和农民的麦秸焚烧问题,杜绝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而且提高了下茬作物的播种质量,实现了节本增效,同时秸秆还田后可改善种床条件,保蓄土壤水分,提高有机质含量,为作物的均衡、持续、稳定增产奠定基础,使农业生产走向良性循环。

  另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黄淮地区栽培岗位科学家吴存祥博士和机械研究室主任陈海涛教授介绍,采用此项技术每亩可增产15-20公斤,节本增收70-140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与会专家认为,麦茬机械化免耕覆秸播种技术具有增产增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和生态生产协调的鲜明特点,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免耕 玉米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