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河南省诞生首个“超级稻”


   1月26日,记者从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获悉,由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新稻18号”被农业部评为我国第四批超级稻品种。据悉,这也是我省培育出的第一个超级稻品种。

  由农业部于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2010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确认评审会上,专家对来自12个省(区)申报的26个品种进行了评审,最终确认包括“新稻18号”在内的12个品种为超级稻品种。

  据了解,超级稻品种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等途径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其产量潜力大,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新稻18号”2007年通过省级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试验、示范、推广,表现丰产性突出,米质达国标2级优质米,中抗稻瘟病,高抗条纹叶枯病。

  2009年10月中旬,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前往原阳县祝楼乡蒙城村“新稻18号”千亩示范方(面积1580亩),对新乡市农科院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超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新稻18号及配套栽培技术生产性试验示范”项目,进行现场测产,理论产量为平均亩产795.8公斤。11月初,农业部科教司委托我省农业厅组成专家验收组,对江苏东辛农场千亩连片核心区的“新稻18号”百亩示范方,按照农业部颁布的《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的测产要求,进行实收实打计产验收。平均亩产为807.8公斤,比国家北方超级稻产量指标(780公斤/亩)高出27.8公斤。

  2008年和2009年,“新稻18号”初步推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在黄淮稻区两年总计151万亩,增产稻谷1.2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4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水稻 经济效益 理想株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