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测土配方施肥:带动施肥水平整体提高


  在建国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化肥的施用为我国立足国内、成功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粮食平均亩产从建国初的一两百公斤增长到现在的五六百公斤,农民一度迷信“肥大水勤,不用求人”。但是随着人们对提升农产品质量、防治面源污染、降低成本等问题的重视,平衡施肥、精准施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5年前,温家宝总理视察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当时我国肥料价格正在高位运行,肥料利用率偏低。一个叫曾祥华的农民向总理提出能不能给我们测测土,看看土壤里缺什么缺多少,让我们有针对性的施肥?引起总理的重视。从当年开始,一场科学施肥行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近日农业部在宜昌市召开的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曾祥华又一次走到记者面前。这位有思想、肯动脑的农民现在不但是我国土壤肥料行业内的知名人物,也是当地人认识测土配方施肥“自己的农民明星”,湖北一家肥料公司特意请他做广告,把照片印在测土配方专用肥的袋子上。用过专用肥的农民都知道,袋子上这个笑呵呵的人,就是建议总理亲自为农民施肥想办法的人。
  曾祥华告诉记者,这几年种田真是好了,国家不但取消了农业税,种田还给补贴,以前 10亩地最多时交了1800元农业税,现在13亩地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等加起来国家给补贴1500元。“一来一去3000多元,农民很高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后,农民现在都讲科学施肥,用肥结构合理,水稻产量也高了;再加上种子、技术、植保等措施的加强,“现在的亩产量比5年前起码增加了 15%”。以他自己种植的中稻为例,5年前每平方米约产粮食1斤4两,今年新收的中稻1平方米折合1斤7两。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在短短几年间取得显著成效,据农业部统计,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的粮食作物一般增产6%~10%,亩节本增效达到30元以上,经济作物达80元以上。2005年到 2008年全国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160万吨(折纯)。
  化肥究竟有多大功效?我国耕地质量处于什么状况?在这之前,有关全国化肥增产效应和利用效率等重要数据还一直沿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获得的数据。经过了20多年,土壤情况早已发生了很大改变,原始数据缺失影响着一系列的相关判断。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已经在全国主要作物上布置了2万多个肥效试验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试验,覆盖了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和主要作物。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组长张福锁教授介绍,利用这些试验数据,不但可以更新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还可以分析我国主要作物的增产效应和肥料利用效率,了解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作用及其对粮食安全的贡献,对国家制定有关化肥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根据其中3000多个田间试验和示范数据,张福锁初步分析认为,与不施肥相比小麦、水稻和玉米施用化肥时,亩增产量均在110千克以上,增产率在40%以上,每公斤养分增产5.5千克~7.5千克;化肥对施肥区产量的贡献在30%以上,就是说如果不施用化肥,三大粮食作物至少减产30%。
  试验数据也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能大幅度提高化肥增产效应和肥料利用率。三大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比农民常规施肥亩增产量高30千克以上,增产率高10%以上,每公斤养分增产量增加1.5千克以上,化肥对施肥区产量的贡献率高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施氮量减少2千克/亩左右,而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0%以上;磷量减少不到1千克 /亩,但磷肥利用率提高了7%~10%;钾量有所增加,钾肥利用率提高了7%以上。这意味着如果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不增加化肥用量的情况下,比农民常规施肥多增产的潜力都在1000万吨以上。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扩大到2498个项目县(场、单位),基本覆盖了我国所有县级区域,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了由局部试点向全面推进的重大转变。项目实施进入第5个年头,下一步测土配方施肥将向纵深发展,加强技术与普及,带动我国农业施肥水平的整体提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化肥 数据 粮食作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