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克水稻搭乘科学试验卫星,在空间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和弱地磁场等特殊环境下,经过17天的综合因素作用和太空“洗礼”,将会引起后代产生形态、生理生化、产量、育性等特征的遗传变异,通过科研人员持续不断的选育,可以获得抗病虫能力强、产量高、米质好的新型优质水稻。这就是海南省水稻领域正在开展的一项太空试验。最短2-3年时间,海南省百姓有望吃上米质、口感均属上乘的“太空大米”。
为培育优良品种
海南水稻进行太空育种
太空农业,一个新兴的产业;太空育种,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将为海南省农业增添新品种和新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南省将组建太空农业示范园,目前省农业厅正组织召集专家研究和编制太空农业发展规划。
位于澄迈县永发镇的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所(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粮作所)的水稻研究基地里,1.2万粒经过太空“洗礼”的晚造“SP2代”水稻,正在田地里茁壮成长,长势喜人。
为什么要进行太空育种?省农科院粮作所科研人员、前儋州两院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硕士唐清杰告诉记者,传统育种途径使用的水稻资源目前已非常有限,经过多次使用后,不能再产生更多的创新,无法育成更优质的品种。为拓宽水稻的遗传背景,省农科院粮作所决定另辟蹊径——开展水稻空间育种研究。
记者了解到,太空育种就是空间诱变育种,即利用返回式卫星,将农作物种子送入太空,在空间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和弱地磁场等特殊环境下,经过特殊综合因素作用和太空“洗礼”,引起后代产生形态、生理生化、产量、育性等特征特性的遗传变异,有诱发变异频率高、变异谱宽、稳定快、育种周期短、易获得罕见变异类型等特点,可以从中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品系)、具有特异性状的育种材料以及核不育系。
“遨游”太空17天
133克水稻花费6.65万元
“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种质材料和基因资源,从而选育出优良水稻品种,推动海南省水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省农科院粮作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白翠云说,在此情况下,2008年8月,省农科院粮作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签订了卫星搭载协议,将博优225父本、琼香-1S、海丰糯1号、特B、特籼占25和粤野占26送交其进行卫星搭载。3大类6个样品总共133克,搭载技术服务费用每克500元,总共费用6.65万元。
记者了解到,由省农科院粮作所自主选育的6个水稻样品,于2008年10月15日至11月2日搭载返回式科学与技术卫星在太空中运行诱变,于2008年11月2日返回地面,总共在太空中“呆”了17天。
记者还了解到,空间诱变过程发生了一点小意外,特籼占25和粤野占26共47克水稻种子外包装不慎破损,为防止将各系谱水稻混杂一起,弄不清楚种源和来源,粮作所工作人员决定该部分水稻舍弃不用。
出苗率高长势好晚造“SP2代”优势凸显
研究人员唐清杰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133克经过太空“洗礼”的水稻种子返回地面后不久,即由北京邮寄回海口。去年12月2日,工作人员对完好的86克种子进行了泡种;12月5日,第一批种子在三亚南繁基地播种,发芽率比常规水稻种子略高一些;今年1月5 日在三亚插秧,“SP1代”出苗率基本无差异;3月20日开始抽穗;4月20日调查“SP1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跟常规水稻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今年5月初,经过太空“洗礼”的第一批水稻收获。
记者了解到,第一批水稻在三亚收获后,为了方便管理,尽早获得优质水稻种子,省农科院粮作所决定将晚造 “SP1代”即第一代种子由最初的三亚,选定在澄迈县永发基地进行种植。工作人员开始加班加点地忙碌,经过2个月时间的紧张工作,晚造“SP2代”7月 14日在永发基地进行种植,发芽率比对照分别增加4.8%、21.8%、4%、5.3%;7月31日插秧,将于抽穗期、成熟期再次调查主要农艺性状,并选出抗病性强、生育期提前等优良变异单株。
“打个简单的比方,经过太空‘洗礼’的农作物种子,譬如南瓜,可能会变得更重,是原南瓜的10倍甚至几十倍;豆角变得更长更细;水稻可能会变得抗病虫能力更强,产量更高,米质更好,颗粒更长更宽更为饱满。”唐清杰说,按照一般规律,水稻发生基因变化,大多都是在第二、三代。正因如此,工作人员对晚造“SP2代”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可喜的是,晚造“SP2代”没有辜负科研人员的厚望,目前已显现出苗率高等农艺性状,长势非常喜人,优势已部分凸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9-08-27/14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