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运用科技之手打造粮食核心区


麦收完毕,开始忙活种秋。行走在河南省唐河县2512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升腾着无限的希望。

  收获一种喜悦

  粮区粮农乐开怀

  看着四间平房顶上趁天气晴好晾晒的堆若小山包似的麦子,唐河县郭滩镇李庄村6组56岁农民牛中海自己也说不出哪里来的使不完的劲儿。

  虽说有点儿累,但毕竟粮食是打下来了。“眼看着过了年天旱到那阵势,后来下了点雨总算有点盼头,可后来麦地里到处都是虫,假如有一点注意不到,今年的小麦算是没救了。”提起难得的好收成,老李喜悦的话语中几多忧伤。

  和老李一样,唐河县29万农户在战酷旱、虫灾的情况下,又迎来了小麦生产大丰收。

  据唐河县农业局提供的数据:2009年收获小麦面积207.7万亩,5月底测产单产为414.5公斤,总产8.61亿公斤。比上年实际单产的380.9公斤每亩增33.6公斤,增8.8%。总产比2008年的7.68亿公斤,增0.93亿公斤,增12.1%。

  继续保持“豫南粮仓”和“全国粮食百强县”称号的唐河县,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强根固本打基础,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步子走得铿锵而又扎实。

  “唐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特别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粮食生产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个地方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水平,更关系到农业产业链条的后续效应。为此,这些年我们扭住粮食生产的牛鼻子不放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带动、技术支撑、生产条件改善等有效办法,使唐河县粮食产量灾年基本不减产,品质进一步提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谈起唐河县的粮食生产,县委书记和学民娓娓道来。

  坚定一种理念

  打造粮食核心区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唐河就是当时有名的农桑之地。千百年以来,勤劳朴实的唐河人民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仅发明了一代又一代耕作工具,而且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新品种,让后代人受用不尽,永远敬仰。

  近年来,唐河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唐河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群众的持续增收,把粮食生产当作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致力打造豫西南的产粮名县和粮食生产核心区,通过夯实根基强基础、依靠科技提品质、市场带动拓空间、拉长链条增效益等强有力的措施,使该县的粮食生产和系列化深加工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走出了一条传统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进入“十一五”以来,全县粮食总产已经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突破10亿公斤大关。全县粮食作物面积达 346.7万亩,单产355.64公斤,总产123.3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29.4%、24.65%、66.3%;粮食总产已经由“十五”末的全国第36位、全省第三位跃居全国第27位,全省第二位。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相继4年获得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2008年再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让农民发出了由衷的喜悦,而且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全部免除农业税、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机补贴、种子补贴、农资补贴和综合直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仅2009年,全县共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4819.6万元。同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涉农收费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农民负担案件;强化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非法占用耕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证了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全县涌现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00多个,千亩以上种粮大户30多个。苍台镇种田大户常林西常年种植小麦1000亩,由于注重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应用,亩产小麦均在500公斤以上,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种粮大王”,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种粮能手”。

  科学规划,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目标,从2005年起,唐河县分别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及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制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目标考核办法,量化任务,明责增压。县财政每年都拿出500万-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农业项目建设,用于重点粮食产业化开发和农业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基地,实行以点带面,推动粮食生产发展。并加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增强粮食生产促发展、促增产增收后劲;同时实施了“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为粮食生产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他们通过抓好麦管工作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为小麦增产提供了重要保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品种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