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专家提醒:北方棉区勿失良机 搞好棉花化控


———访高级农艺师刘春台

  许多农民都知道搞好化控是棉花高产重要技术之一。带着棉农普遍关心有关化控的技术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河北国欣农研会技术顾问、高级农艺师刘春台。他有着四十多年棉花栽培技术经验,从棉花播种到收获,每个阶段他都到棉花产区,面对面地指导棉农科学植棉,人们亲切地称他是“棉花通”。
  记者:如何调节化控,使棉花达到最佳生产效果?关键抓什么?
  刘春台:棉花化控的目的是:在不减少单株果枝数和果节数的前提下,使株高降低、果枝缩短、叶片缩小,控制营养体不使其过旺,既达到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协调生长,实现较高的亩铃数,又保持棉田的通风透光。因此,化控是棉花高产的重要技术之一。
  为实现化控的目的,把握好第一次化控的时期非常重要。
  何时开始化控最好呢?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规律、气候特点和化控药物的作用机理,通过科枝人员和广大棉农的科研、生产实践,一般情况下,以棉花盛蕾期(即现第4个果枝,北方棉区多数年份在6月15日至20日前后)第一次喷施缩节安为最佳时期。
  这是因为:盛蕾期正是棉花根系生长最旺盛时期,此后根系的生长速度将趋缓,地上部的生长速度将加快。而盛蕾期化控,正好在地上部加快生长到来时发挥控制作用。
  6月中旬以后,日平均气温将持续升高,较少出现剧烈降温,而且“雨热碰头”的几率增多,如盛蕾期不开始化控,一旦出现“雨热碰头”,很容易造成棉株徒长,形成被动化控。
  棉花盛蕾期后半个月,将陆续现第5个至第9个果枝,这正是棉株中部的5个果枝。能否将这5个果枝和果节的间距控短,关系到化控的成败。而缩节安喷施后的有效作用期为15~20天。盛蕾期化控正好对中部5个果枝起作用。
  因此,一般情况下,第一次化控的最佳时期是盛蕾期前后,在肥沃地、棉苗早发地、苗期多雨年份,化控可适当提前;在瘠薄地、棉苗迟发地、苗期干旱年份,化控可适当推迟。
  记者:在生产实践中,不少棉农对第一次化控的时间把握不住,常常偏晚,错失了最佳时期,以致造成被动。您看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刘春台:首先,棉农在认识上有误区,认为苗、蕾期应以促为主,怕化控后影响棉花正常生长,推迟生育期。第二,认为在6月上中旬少雨、天气干旱的年份,棉花当时生长不快,没必要化控。第三,认为怕掌握不好喷药量,化控过重造成棉花生长停滞。第四,认为只有大高棵棉花才能结大桃,获得高产。
  其实关键是掌握好用药量,棉花第一次化控,每亩以喷施符合标准的缩节安(含有效成分不低于97%、含杂质不高于1.5%)0.3~0.5克为宜,如天热地湿、棉株长势旺,可适当增加药量;如天旱地干、棉株长势一般,可以降至0.2克;如果棉株已出现旱象,不仅不能化控,还要考虑浇水。一般在化控后的第三天,新出的嫩叶颜色变深,有光泽,叶面出现皱折,继而幼叶也出现皱折,叶片上举,棉花改变了株型,这就是第一次化控达到的理想效果。仅一次化控并不能解决问题,棉花生长最迅速的时期是花铃期,这一阶段要持续50天左右,必须全程化控才能保证成功。第一次化控后约10天,棉花进入开花期,缩节安的作用力日渐微小,而此时的棉株已大,气温日高,降雨的几率更大,这时即使棉株生长速度不快,也要接连进行第二次化控,药量可加大到每亩0.8~1克。以后还要视棉株生长及天气情况,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化控……否则,一旦降雨后再控,往往很难控住,还可能把第一次化控的成果抵消,造成前功尽弃。
  记者:棉花化控应注意哪些事项?
  刘春台:使用缩节安要遵循一个“活”字。如果第一次用药量偏小,或喷后降雨,控制作用很小,可再补喷一次;如因掌握不准,用药量偏大,或喷药后天气持续干旱,棉花生长受到抑制,可通过浇水施肥或喷施赤霉素缓解。
  有人不理解缩节安的增产作用,认为它不含棉花所需的营养物质,只起消极地抑制作用。其实,缩节安的最可贵之处是能保持棉田通风透光,满足棉田对光、气的需要。棉株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通过叶片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成的,离开光和气,棉花就不能生存,何谈高产?缩节安的增产秘密就是能提高棉田对光、气的利用率。所以,化控不仅是一项积极的增产技术,更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的技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蕾期 喷施 干旱 几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