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辽宁设施农业推广十大技术亩产值超万元


从辽南到辽北,绵延不绝的温室大棚不仅好看,成为辽宁农村独特的风景线,更是辽宁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特别是在较为落后的辽西地区,发展一棚就能脱贫一户。设施农业在推进辽宁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效益是风景这边独好。

  政府扶持———

  设施农业一年新增89万亩

  辽宁省农委主任刘长江介绍说,辽宁设施农业去年一年就新增89万亩,总面积达到653.2万亩,日光温室占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位,设施农业在辽宁省的发展应该说是一枝独秀。同时,设施农业也给农民带来了可喜的收益。2008年,全省设施农业年产值超过300亿元,为全省农民增收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辽宁省是全国设施蔬菜生产的发源地,位于我国日光温室冬季生产不需加温的最北端,光热条件适宜设施反季生产。辽宁省把设施农业作为高效农业和避灾农业,始终如一地做好棚室建设、技术推广、结构调整、集中育苗等各项服务工作,推进全省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2008年,辽宁省政府明确,2008-2010年全省每年建设80万亩设施农业,每年整合12亿元财政资金进行扶持,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设施农业成为辽宁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2008年设施农业新增面积89.2万亩,是过去年均新增面积的3.6倍,发展速度在全国也是最快的。

  截至2008年底,辽宁省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653.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占地面积408.3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已达到21个。

  高效农业———

  亩产值超过1万元

  5月12日,在辽中县冷子堡镇社甲村农民孟丽家的温室大棚里,记者看到西红柿长势喜人,孟丽告诉记者:“我家是去年新建了一栋占地一亩的大棚,政府给补了2000元,大棚一年纯效益至少在3万元以上。”

  社甲村从2004年开始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目前已建日光温室400栋。全村日光温室蔬菜实现了周年生产,1年生产3茬,以西芹、西红柿、芸豆为主。2008年全村日光温室蔬菜纯收入达到660万元,人均日光温室蔬菜收入达到13469元。

  设施农业的单位产出日益提高,据统计全省每亩设施产量为5783公斤,亩产值超过1万元,平均亩产值是大田作物的10-20倍,高的达到了50倍。辽宁省农委副主任孙轶说,辽宁设施农业实现大发展的途径就是要走内涵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并举之路,即在2012年之前走并举之路,到2013年全省1000万亩设施农业基本稳定后,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重点靠内涵增加效益。

  2008年,辽宁省设施农业产值达到334亿元,全省农民人均1600元,其中,锦州北镇市农民人均设施农业产值4700元,人均设施农业收入3700元,超过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结构调整———

  形成4个设施农业区域

  目前辽宁省设施农业区域布局已经初步形成,全省基本确立了东部山区特色型、沿海地区外向型、辽西北地区高效型、中部地区规模效益型设施农业。设施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种植作物已由过去单一的蔬菜生产拓展为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小浆果、西甜瓜等所有适宜设施栽培作物。设施栽培模式也日益多样化,既有提早、延晚栽培,又有反季栽培,还有越夏栽培,实现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从区域布局的角度,全省涌现出很多特色县,如东港的草莓,在全国也是第一位的,北镇的韭菜,凌源的花卉、黄瓜,不胜枚举。

  从2005年开始,辽宁省着力推广设施农业10大技术,包括间套复种技术、滴灌技术、生物防虫技术、后墙和前脚利用技术,立体栽培的技术,使种植效益显著提高。建昌县和尚房子乡农民王学文利用棚室后墙种豆角,一亩收入就达到 4500元。从去年开始,全省大规模的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有的增产30%,有的增产50%,有的增产80%。盘锦市利用建温室时后墙挖土处形成的水坑,养殖蟹、鱼、虾,后坡种植玉米,温室内前底脚种植甘蓝,后墙根种植芸豆等,综合利用方式达到7种,实现了一地七收,被他们称之为“ 七位一体”。

  实践证明,设施农业既是能够充分发挥辽宁省资源优势的现代种植方式,又是能够长期实现高效益的好项目、好产业;既能让干旱地区实现丰产丰收,又可以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还能让发达地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农业 日光温室 温室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