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中央财政再拨1亿支持2008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发[2006]7号)和中央有关村建设的指示精神,中国科协、财政部于2006年联合启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在全国评比、筛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先进单位和个人,树立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人员的好典范,扩大其示范辐射作用,激励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人员,更加积极投身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村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适应农村特点、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科普工作新体系,探索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助力社会主义村建设。

  2008年,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将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资金总额一亿元,将在全国奖补农技协2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1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270名,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5个。日前,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已经联合向地方科协和财政部门发文,要求各地按照要求做好申报推荐工作。符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所规定的推荐条件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均可到本县科协和财政部门申报;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可到同级科协和财政部门申报。目前,全国申报推荐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预计全国评审工作将在9月底前完成。

  2006、2007两年,中央财政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5亿元,其中0.5亿元重点向西部倾斜,共评选表彰了960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其中31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2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20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这些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带动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培养了一大批新型农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农村科普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在科普助力社会主义村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引进、推广大量农业新品种新技术。960个受表彰对象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经费占奖补资金的比例为25%,仅次于购置科普设施设备和科普资料的支出。据不完全统计,获得2006年表彰的310个先进单位和个人仅2007年一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近2000项次,平均每个受表彰对象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比2006年多3—5项,为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长年来依托农技协和示范基地,采用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参加科普日等多种途径,向周围农民传授新思想、新方法,推动农民向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2006年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平均开展技术培训70次,开展科普讲座25次;平均更新宣传栏内容23次,发放图书资料20种1.7万余册,使1100多万农民受益。他们还积极参与组织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科普之春、科普大集、科技下乡等重大科普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信任与好评。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的310个受表彰对象在2007年“全国科普日”、“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期间,开展科普宣传1100余次,发放科普资料748万份,接受宣传的农民达120多万人。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开展以来,相当一部分表彰对象的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有的甚至成为本产业的龙头。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产业已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同时,表彰对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生产规模跨地区拓展,带动了周边县域的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受表彰的310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受表彰一年来辐射农户33万户,比上一年增加了10%,辐射面也大大增加。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的农民提高了科学生产技能,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搭建了农村科普社会化平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以来,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得到科技部门、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团委、妇联等群众团体、农业科研院所的支持与合作,搭建起农村科普社会化平台,有效地整合了社会科普资源,推动了农村科普工作的进展。2006年受表彰的辽宁省普兰店市元台镇利兴村蔬菜协会使用奖补资金20万元作启动资金,争取到镇政府等各方面支持170万元建立了辽宁省第一家农民科技文化培训中心,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拥有培训室、实验室、质检室、图书室、电脑室等设施,常年开展科普活动,传播科技和文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统农业 科技培训 莲藕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