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象牙,特别是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数量之巨大,堪称考古学的世界之最。目前,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多达一千根以上,象牙最长的达到1.8米。经专家鉴定,这些象牙是来自生活在四川地区的亚洲象。遗憾的是,以前四川地区都没有发现过亚洲象的遗骸。
让人振奋的是,10天前,广汉三星堆附近的一个农民翻地时偶然发现了一块动物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一把石斧和一块玉璧。昨日,经过成都理工大学古生物学家蔡开基教授,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知名矿物学专家张如柏鉴定,他们惊喜地发现:这块动物化石正是一只象臼齿中的一颗牙中的一个齿板,这个齿板正是来自于亚洲象的!这是在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亚洲象遗骸,为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象牙来自本土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材料。
广汉农民翻土翻出亚洲象齿板
因为三星堆、金沙出土的象牙被确定来自亚洲象,但这还不能成为古蜀时期曾有亚洲象在四川地区出没的实证,“因为当时象牙是一种商品,可以从外地输入。”蔡开基说,如果要证实古蜀国时期四川地区有亚洲象,必须要找到亚洲象的遗骸,至少要找到亚洲象的除门齿(象牙)外的其他牙齿,才能证明亚洲象曾在四川地区生活过。
让人意外的是,10天前,广汉三星堆附近的一个农民翻地时偶然发现了一块动物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一把石斧和一块玉璧。两天前,这个农民专程将这些“宝贝”交给了张如柏,当时张如柏并不识此化石为何物,还以为这是熊的脚印。昨日,张如柏请蔡开基鉴定时,蔡教授一眼看出,这是业内专家们寻觅已久的亚洲象化石!
蔡开基说,四川曾出土了大量剑齿象化石,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便收藏了部分剑齿象化石和一具越南方面赠送给该馆的亚洲象骨架。他分析道,剑齿象和亚洲象对比,剑齿象的齿板牙根长、牙冠短,亚洲象则相反,牙根短、牙冠长。此次发现的这块齿板与剑齿象牙板一对比,果然,牙根短、牙冠长。这是一只象臼齿中的一颗牙中的一个齿板。象的一颗牙是由20多个齿板构成的。但是,就是这么一块齿板,也足以使蔡开基教授斩钉截铁地作出结论:这个齿板是亚洲象的!
商周时期四川有象群出没
此次亚洲象遗骸的发现有力证明:商周时期四川盆地有过象群出没,那时林木茂盛水草丰茂的成都平原是大批象群的重要活动栖息之地。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负责人董仁威告诉记者,其实,古籍早已透露了一些巴蜀地区有大象的信息。在《国语·楚语》中有“巴浦之犀、兕、象,其可尽乎”的记述,透露了长江中游曾是多象之地。通常解释,巴浦是指巴水之浦,巴浦当即汉益州地。《山海经·中山经》《山海经·海内南经》《楚辞·天问》《路史·后记》等也提及了四川盆地曾是产象之地。
此外,古蜀国还有象军的存在。他解释道,属于古蜀国开明族的首领鳖灵来自荆楚,《蜀王本纪》记述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入蜀后被杜宇任以为相,因成功地治理了蜀地的洪灾水患,而掌握了蜀国大权,使杜宇将王位禅让于他,建立了开明王朝。
鳖灵这支来自荆楚的开明氏族,迁入蜀地后,起初可能只是古蜀王国的一个普通部族,经过多年经营逐渐强大并得到众多部族的拥戴,也许是望帝被迫禅让,更有可能是经过一场大战,取代杜宇而成为蜀国的统治者。
值得注意的是,据古籍记载,荆楚地区有用象军作战的习惯,《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说,楚昭王在长江中游与吴王阖庐的人马作战失利,在逃避吴国军队追击时,曾将火炬系于象尾,使部下“执燧象以奔吴师”,才得脱险。这说明楚国驯养有大象,危急时候才能驭象作战,利用象的猛悍,冲击吴军,取得奇效。董仁威说,来自荆楚迁入蜀地的开明氏族很可能也有猎获象牙的办法和用象军作战的经验,很可能开明利用当地数量巨大的大象组成象军,打败了杜宇,获得了古蜀国的统治权,建立了开明王朝。
此外,《吕氏春秋·古乐篇》等史料中有殷商时期蜀人作战的象军、象阵的记录。
金沙出土象牙祭祀象军牺牲者?
三星堆出土象牙和金沙遗址出土象牙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象牙集中堆放,排列整齐,显然这是精心安排的。它们层层堆积,深埋于地下,迄今保存完好,仍呈现出细腻滑润的光泽。为什么象牙会受到古蜀人的特别尊崇?为什么又要将这么多象牙堆放整齐地集中堆积埋藏于深坑之内?很多考古学家认为,大量的象牙主要堆积在祭祀区,说明当时人们把这些至高无上的象牙献给蜀王后,蜀王就用这些象牙来祭天地、祭鬼神和祭祖先。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8-04-03/13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