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农业未来拼的是科技实力


  主持人:本报记者张蕾

 

  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

  当前,国际上的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农产品深加工不断发展,农产品用途扩大到生物能源生产上,为适应这种变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在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已经达到4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的发展水平如何,今后该如何应对农业的新变化?本期对话我们请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农业发展在国际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有人断言农产品短缺的时代已经到来。您怎么看待当前的农业发展阶段?

  徐小青:早几年前,西方发达国家就曾有人说,在他们看来,农业绝不是夕阳产业,它不仅仅提供了农产品,提供了工业的原料,农业更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平台。这句话我印象深刻。总体来看,农业现在处于生物技术广泛应用的阶段。随着科技进展,单产水平越来越高,农业供养的人口越来越多,本世纪中叶可能达到80-90亿人。农产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发展深加工上,农业现在和提炼油技术相结合,和医学结合,应用在纺织业……不同的技术发展都给农产品加工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土地、淡水资源有限,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也日益明显,在中国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我国1998年统计大约有19.57亿亩耕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还有18.27亿亩耕地,十年间减少了1亿3千万亩耕地。淡水资源缺口比较大,目前是人均2200多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量少,而且分配不均。南方占耕地的36%,北方占64%,但南方占水资源总量的70%-80%,北方只占20%多,而现在的粮食主产区是在北方。另一方面。从需求来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无公害,有营养。还有就是在养殖方面,动物疫病防治也需要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科研技术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主持人: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还有哪些您所了解的进展?

  徐小青:台湾做得就比较好,比如他们养殖的一种小猪,可以将猪皮用来移植到人体,用于治疗需要植皮的病人,猪的心脏瓣膜也可以用于人体。日本把大米做成了化妆品。美国的技术,大米加工后的剩余物在24小时内进行加工,能加工成高级的婴儿食品,当然那套设备成本很高。

  主持人:这些都说明农业的潜力非常巨大,那对于农业影响最大的技术主要是哪些?

  徐小青:目前有两个农业上的技术很重要,一个是转基因技术,1996年被称为世界的转基因元年,生物技术给农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现在已经在22个国家超过1亿公顷土地,这是个趋势,需要研究传统农业技术的现代化问题。

  第二个就是生物能源技术。生物能源的技术使用也有一定的历史了,但在近年来有新的发展。巴西30多年前就开始用甘蔗生产生物能源,欧洲用甜菜。美国是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美国用湿法加工玉米之后的剩余物还可以用做饲料。为种植玉米,美国减少了1600-1700万亩大豆的种植。2007年美国有2亿8千万吨的玉米产量,但其中用于加工的玉米数量超过了出口数量,造成大豆和玉米的供应同时减少,豆油价格涨幅很快。对我国造成了一些影响。

  主持人:我国的东北大豆产量也很大,但似乎还存在很大的缺口,2007年进口大豆达到3000多万吨,比上年增长了约9%。

  徐小青:现在我国大豆主要问题是生产质量不平均,不稳定。出油率低,是13%左右,蛋白质含量高,适合直接食用。美国大豆的出油率达到17%-20%,这是稳定的商业化生产所适合和需要的。

  主持人:现在的世界油价高涨,能源的紧缺可以说会是一个长期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影响还将持续存在。对我们的农业科技发展肯定也提出了挑战。就大宗主要农产品而言,水稻由于超级稻的研究,我们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其它如小麦、玉米等的科研与生产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们的玉米生产达到什么程度才可能放开对于生产生物燃料的限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豆 耕地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