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十五”我国渔业科技攻关项目取得重大成果


  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养殖水质调控技术,开发出具有明显降解转化对虾养殖自身污染,调控水质功效的新型微生物净水系列产品;建立了对虾工厂化养殖营养与免疫调控技术,研制出具有营养免疫调控功效的无公害饲料添加剂;首次系统研究了对虾行为生态学,为量化对虾工厂化养殖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建立了对虾养殖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开展了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危害分析,完成了对虾养殖过程中生物、物理、化学等危害关键控制点的监控指标和方法,保障养殖对虾产品质量安全。对虾工厂化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产生明显效果。创新性开发了南方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与养殖工艺,建立了一年三茬工厂化无公害养殖技术体系。通过集成相关研究技术,建立了适合我国南、北方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工厂化对虾无公害高密度养殖技术和示范样板。建立了南、北方对虾工厂化无公害养殖基地,示范推广总面积31万平方米,推广基地示范面积18.47万平方米。

  四、全面提高了抗风浪网箱综合设施制造工艺和配套设施自动化装备水平,使我国抗风浪网箱集约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实现深水抗风浪网箱国产化的基础上,完善抗风浪网箱制造工艺及产业化,自主研发出多种深水网箱养殖配套设施产品。熟化了深水网箱制作工艺技术,完善企业标准技术参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箱工程设计辅助软件CageSim,使网箱系统工程设计和制造工艺相应得到了改善,抗风浪能力得到了提高,而成本造价下降了约10%。完善了网箱制作安装工艺,从工艺上最大限度保持主构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强度、刚柔性及可恢复性。目前已推广应用深水网箱2190只,养殖水体达300万立方米。示范区网箱单产比现有传统近岸网箱提高1倍以上,单位水体平均产鱼19公斤以上,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推动抗风浪网箱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将水产养殖区域拓展到40米水深海域,为发展抗风浪网箱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已经成为我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新的就业渠道,将成为“十一五”海洋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进一步完善了浅海水域海湾生态系统养殖容量评估技术,建立了贝一藻混养,滩涂贝类和对虾围栏防病无公害养殖技术,有效推动了浅海主要养殖对象无公害养殖的发展。

  完善了浅海水域养殖容量评估技术,建立了浅海多元健康养殖模式;研发出基于养殖潜力评估的浅海海湾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基于环境和养殖容量相耦合的养殖容量评估的数值模型,预测了海湾单养贝类、贝藻间养的养殖潜力。

  建立了栉孔扇贝秋苗繁育技术,准确掌握了栉孔扇贝幼虫的发育及附着变态时机,建立了秋季苗种繁育技术。

  初步建立了对虾综合防病健康养殖模式,建成了5个对虾综合防病无公害养殖示范区,平均亩产量110公斤,获得了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研究形成的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对虾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促进并实现对虾健康养殖和清洁生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形成了滩涂贝类无公害养殖技术体系。建立了文蛤、青蛤和泥螺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建成了5个大型的滩涂经济贝类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

  浅海滩涂主要对象无公害养殖技术的研究推广,为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六、建立了池塘和湖泊鳜鱼、河蟹无公害养殖模式,完善了鳜鱼、河蟹、罗氏沼虾无公害养殖技术,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研发了湖泊鳜鱼无公害生态增养殖技术,完善了湖泊鳜鱼增养殖技术工艺,建立了以饵料生物和放养鳜鱼种群动态为基础的湖泊渔业管理模型,大幅度提高了湖泊渔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发建立了池塘和湖泊河蟹无公害养殖技术,建立了池塘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和湖泊网围“小区式”管理模式。建成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示范区10000多亩,示范区平均亩产优质河蟹64公斤,池塘河蟹无公害养殖推广应用达20万亩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筛选 鳜鱼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