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到2020年,生物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环保总局:到2020年,生物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5年遏制物种丧失?

  当环境已被国家提到“生态文明”的高度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司司长万本太认为实施生态保护的资金已不成问题。

  在12月7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举行的《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虽然资金来源依然是各大媒体紧追不舍的经典问题,但来自环保总局的官员们丝毫不觉得这还是个问题。

  而另外一个被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经常奔走呼吁的问题是——家底不清!科学家们认为,目前我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在内的生物物种的本底一直没有明细账,也就是我们不知道家里到底有什么、有多少,这需要有规模的科考活动才能解决,之后,才能谈得上有的放矢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但是,环保总局会同16部委对中国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给出了极为明确的目标:“到2010年,基本遏制住目前生物物种资源急剧减少的趋势;到2015年,基本控制生物物种资源的丧失与流失;到2020年,生物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当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很坚定地宣布这一目标时,记者席上微有声响。

  为生态,17部委联席

  环保总局的信心还来源于参与《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多达17个国家部委,直接负责成员规格皆为部长、副部长级别。

  在2003年,国务院成立了由环保总局牵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关总署和中国科学院等16个部委组成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16部委都分别推荐了相关专家参与《规划纲要》的讨论、制定等工作,其间,来自这些部门的76条意见被纳入《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专家组组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薛达元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前期与各部委的沟通协商是起草《规划纲要》持续最久的一步,要这么多部委参与并达成共识,且顾及各方利益,并不是一件易事。

  吴晓青说:“在未来工作中,包括环保局在内的17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将格外重要。”

  目前看,《规划纲要》与各部门密切相关,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十分清晰。其中,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宏观把握相关项目计划和资金保障;科技部、中科院和教育部则在技术支撑、人才培育等方面发挥作用;诸如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建设部等部门在确保物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负有责任;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则在市场流通领域和出入境方面实施监督管理。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介入,也可以看出国家对物种资源、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和惠益分享问题上的国际化战略。

  《规划纲要》合国家17部委之力,希望以15年的时间,全社会参与遏制生物物种资源的流失和丧失。

  与国际同步,15年迈3大阶

  《规划纲要》明确了2006年到2020年中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总体目标,并划分为3个五年规划阶段来实施。吴晓青认为《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具体、可操作性强……重点突出”。

  与环保总局密切相连的《环境教育》杂志对此作了详细解读:第一阶段要“有效遏制人为因素造成的生物物种资源急剧丧失趋势”,这第一个五年要摸清家底,各部门和地方的主要任务是以重点调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式,查清薄弱地区和重要类型生物物种资源本底;第二阶段要达到“基本控制生物物种的丧失与流失”的目的,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编目,制定保护物种名录;第三阶段则要使“生物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缓解生物物种受威胁的状况,并形成公众参与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生态保护 相结合 国家林业局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