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免耕法降低南亚灌溉水需求每公顷节水百万升


  科学与发展网2007年11月5日报道  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和印度恒河流域水稻小麦协会 —— 一个科学家和非政府组织的网络——的科学家们完成了这一研究。

  他们的工作成为世界银行出版的《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农业的发展》中重要部分,该书已于10月19日出版发行。这是25年来农业在发展中的角色第一次成为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中的焦点。该报告呼吁增加对农业研究的资助,并呼吁农业成为发展议程的中心。

  水稻和小麦对南亚的粮食安全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粮食产量近来却越来越萧条,土壤质量逐渐恶化。“水稻——小麦”耕种体系是由夏天播种喜湿作物水稻——生长在雨季——和冬天播种耐旱作物小麦组成的。

  科学家们向这一区域的农民们介绍免耕法——也可理解为保护性耕作。免耕法不用等到全部收获了先前作并耕地后再播种。小麦的种子会在水稻作物剩余的水分中发芽,这样每公顷就能节省上百万升的水。

  巴基斯坦Fsisalabad农业大学的一位农业专业的大学生Atique Rehman,告诉本网络记者说:“在传统的耕种法中,需要相当大的灌溉水量来湿润土壤。而在免耕法中,由于在水稻收获过程中土壤足够湿润,所以就可以直接跳过原来那种湿润土壤的灌溉做法了。”

  通过免耕法技术,农民能够有更高的产量而同时生产成本能降低10%。他们还能节省拖拉机用油,并使得土地的生产力状况及结构得到改善。

  该报告还重点介绍了研究人员为非洲生产耐旱玉米所做出的努力。创造新的品种要花费数十年的研究,然而现在农民们已经得到了该报告提醒人们改进作物的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没有适当的投资是不可能完成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水稻 免耕法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