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广西藤县几十个农村孩子乘坐竹筏上学的报道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许多人都在为这几十个孩子感动、揪心和牵挂!日前,从当地政府传来消息,相关部门已经在孩子们所在村安排了临时教学点,以解燃眉之急。农村孩子上学之路难行的问题已经存在了许久,同时也存在于许多地方,在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的今天,在民生和公共服务要均等化的今天,让农村孩子上学之路不再“艰难坎坷”实在是一个不太奢侈的要求,解决好农村孩子上学路难行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让孩子特别是小学生上学之路安全,城乡对此皆有要求。所不同的是,城市里可能考虑的更多是注意交通安全、别上坏人的当,而农村则可能是路上好走不好走、能走不能走、有没有危险等,这点在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尤为明显,而且由于地域不同,难的侧重点也是“五花八门”、“各有其险”。近两年,由央视等新闻单位评选出的“最美乡村教师”陆续走进国人的视野,他们的事迹都很感人,但也颇有共性,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事迹都与上学路难行有着关联。其中,南方水域湖泊多的地方,有教师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小舟;云南等地有溜索上学;山区有一下雨一脚泥的“泥路“,孩子们一年四季雨鞋雨伞不离身,老师前面抱一个、后面背一个、手里还牵两个;而在新疆一些边远地区,则是马帮上学路,一个马背上坐着好几个孩子。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地区孩子上学之路有多难尚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笔者举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明,农村孩子上学之路难行并不是个案。
解决好农村孩子上学之路难行需要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学校设置和教师配备。近些年来,各地经过大幅度的“撤点并校”后,在带来集中教育资源、集中学生以利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之外,却又增加了一些地处偏远、学生数量又不太多的农村地区学生上学的难度。在离新校址路途较远的情况下,中学生可能还好一些,可以选择寄宿,但小学生基本不可能寄宿。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偏远但又可以辐射周围村庄的地方设置一些教学点是一个可参考之举。当然,在教学点设置后还需考虑配备一些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但如何能让高水平的教师到偏远的教学点去教书,需要有一套从政策扶持、职称升级的优惠到奖励津贴的提高等相关配套措施。
解决好农村孩子上学之路难行需要保障并扩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这个资金投入既包括狭义的对教育本身的投入,也应该包括与教育相关联领域的资金投入。近些年来,教育支出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民生支出之一,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幅度也有了明确的规定。当然,这个教育投入是指直接投入到教育领域本身的资金,如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校舍修建、学生学杂费减免、营养餐开展等等。但具体到藤县孩子们上学的问题,孩子们上学的路并不在学校建设的范围内,修路或者雇人摆渡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出钱,或者是政府部门和学校协商解决资金问题。孩子们年龄虽小,他们的教育却是天大的事。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既是教育机构的责任,同时也应该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解决好农村孩子上学之路难行还需要全社会各阶层共同的关心和关注。眼下,在一些地方,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到农村小学担任志愿者教师,其中有些还是在相对更为偏远、条件更为艰苦的教学点去讲课,这些志愿者力量虽然单薄,但所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却是巨大的。再有企业家的慈善捐助,有些捐助资金非常大,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暂时还没有顾及到农村孩子的上学问题。其实解决农村孩子上学路难行的问题不一定都是很难,在一些地方,在山区修条路、在河上架座桥即可,关键是企业家的爱心要往这个方向“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我国,教育的难点在农村,无论在哪个环节,无论从哪个侧面,解决好农村孩子上学的任何一个“细小”问题,都将是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目前,广西教育厅已经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上学难”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强调要迅速开展排查整治,解决中小学生“上学难”问题。让农村孩子上学之路不再难于上青天,当是相关部门乃至社会各界共同承担的责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3-09-22/15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