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民众需放弃对大病医保的依赖性幻想


  近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发布了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探索建立大病保险制度。要求各地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大病保险资金,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保险。

  意见甫一发出,即引发全民热议。10日晚,“大病保险制度”百度搜索结果达244万个。

  一项制度何以引发如斯关注,算一笔账便知。以长春为例,一参合农民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假设手术、住院等花费20万元,按长春合政策最高可报销8万元,仍需自付12万元。若大病保险再按照50%的最低比例报销,理论上他的自付费用将减至6万元。

  除了大病治疗费用有望减少,更令民众欣喜的是,按照目前人社部相关负责人的解释,大病保险不需民众额外缴费,且“大病”不按病种而按照看病费用划分。从整个制度设计思路来看,堪称利国利民之良策,利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但硬币也有另一面。大病保险并不是一棵予取予求的“摇钱树”,医保和合基金结余总量相对固定,某一块支出过多,很可能导致另一块支出减少,甚至资金总量出现缺口。尤其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医疗费用也正随之快速上升。

  当然,商业保险机构有更多人力,更专业的技术和风险管理优势,也许能通过增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费用的制约,挤出不合理的治疗和骗保“水分”,提高医保基金利用效率。现在国内便出现了“湛江模式”、“太仓模式”等多种探索模式。

  不过,商业模式并不是救世主,尤其在中国,地区差异明显,上述模式是否放之四海皆准,经得起时间检验,仍需谨慎考量。比如,2011年上海和甘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万元和1.5万元,巨大的差距,显然将考验大病保险制度的实施模式。

  一个略可参照的地区差异例子是交强险制度。江苏、浙江等地和农用车、摩托车等车型赔付率高,拒赔现象时有发生。但如果将眼光放至青海、甘肃等地区和非营运客车、家用车等上,你会发现交强险不仅没亏还有盈利。

  可喜的是,意见已经考虑到地区差异性问题,提出大病保险应因地制宜,机制创新。但如何真实了解地区间的差异,并同时兼顾保险运营的大数定律,政府和商业保险机构还要细细思量。

  不仅如此,民众也需要放弃不切实际的依赖性幻想,尽己所能完善自身的医疗保障。

  从社会保障理论和国外运营经验看,一个较为合理的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形,金字塔底端是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注重广覆盖;越往上,越需要企业、个人、社会等更多主体参与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适应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

  一位健康险公司董事长也有类似忠告。他认为,大病保险制度持续的关键之一,在于保障体系的各方能否依据自身属性,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能力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2-09-12/153176.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